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俊  刘养洁 《全国商情》2009,(13):5-6,41
小杂粮富含各种营养素,既是传统食粮,又是现代保健珍品.山西省素有"小杂粮王国"的美称.本文从山西小杂粮生产的地域分布分析入手,探讨研究了其生产与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六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下,行业高速成长 在全球经济处于下滑趋势下,所有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直销行业却能够幸免于难,以其高速发展的势头,为其他行业做出了表率。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3.
出入境货流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开放程度的最直观的标志,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动力。通过对山西省出入境货流的种类、数量以及空间分布的分析,探讨了山西省出入境货流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从出入境货流的角度揭示出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着工业结构严重畸形、发展层次低、经济增长粗放、环境污染严重、运输效益低、经济辐射弱等弊端,对山西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山西在研究和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产业结构重型化、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的改观。继续加快山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本文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山西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重点应放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旅游业。未来的山西将建设成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同时也将建设成为一个清洁能源的山西、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山西。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潮流推动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预示着中国南方将崛起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这对于中国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CAFTA 的建立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泛珠三角"区域和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缘、文化、资源等优势整合的社会经济价值以及"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建立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假如你得到了一笔巨额的财富,你会因此放弃工作而不思进取,还是会紧抓机遇加倍努力,以创造更大的财富?对一个理性的人来说,这似乎是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坐吃山空虽能维持短期的高消费,但丧失长期收入来源的生活想必是难以为继的;而利用这笔财富,为自己的事业锦上添花,高品质的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明了原平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分析并确定了战略目标、重点与措施。战略指导思想,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确立“大外经、大外贸、大市场、大流通”战略。战略目标把指标型与功能型结合起来,战略重点和措施,既突出地方特色又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土地贫瘠,国土总面积的45%是沙漠,且水资源极其贫乏,比我国大多数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更为恶劣。但以色列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却实现了农业的高速、高度和可持续发展。其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从高科技装备、滴灌技术、生态农业等方面探究了以色列农业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在面积不及中国1/3的土地上,拥有近11亿人口,且人口仍在快速发展,其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引起本国和世界的关注.本文从印度人口问题分析入手,探讨了印度经济增长现状,对影响印度经济增长的相关要素及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印度人口规模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这对我国走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动荡。本文主要从证券化中各方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探讨了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监管的缺失和不到位,使得原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失效,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