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向琳 《财会月刊》2008,(5):26-27
随着房价的上升,人们越来越关注房地产税收的政策调节功能。制度不健全、税收征管漏洞以及税费项目繁杂等因素使税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发挥不出来,阻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由此提出了完善房地产税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22.
引言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王秀山(2002)在对金融资源的划分就基础上对金融资源的效率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曾康霖(2005)认为金融资源主要包括作为资金的货币、能  相似文献   
23.
本文阐述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实现过程,通过构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灰色理论模型,预测出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剖析了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绩效。分析表明: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有增有减,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东、中、西部产出弹性呈明显的差别,西部是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入的重点。  相似文献   
24.
文章以贫困地区庆城县为例,简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况,总结了当前农地流转特点及成效,分析了当前金融支持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如: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不足、农村商业金融服务有待强化、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农业风险较大与农业保险缺位等,最后提出了建立多元化、激励兼容的农地金融组织,创新农地金融服务方式,开发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农地流转信贷产品,健全农地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建立配套支撑体系等金融支持农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
利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提出的人文发展指数HDI计算方法为基础,以法国2005—2009年问的HDI为产出变量,法国通讯发展为投入变量建立非参数估计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析了法国通讯发展对人文发展的贡献效率,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为了提高法国人文发展水平的方法。分析表明:通讯业应该向高规模效率方向发展,是提高法国人文发展指数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6.
在对新疆12个地(州)288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Probit模型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的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表明,农村信用社贷款需求对象为中等文化程度、从事种植业、对正规金融机构有一定了解的农户。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要根据各地农户金融需求的特点作差异化调整,发展农村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27.
伴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发展,金融工程师应运而生."金融工程师"的称谓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伦敦金融界,区别于传统的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分析人员,金融工程师是金融创新的推动者和实施者,他们注重金融市场交易与金融工具的可操作性,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规模化处理方武应用到金融市场上,不断调整传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使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能够更有效地赢取利润、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28.
引言我国农户信贷需求问题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温铁军(2001)通过对农户借贷规模分布的研究,认为1985年前农户的贷款主要来自于农业银行与信用社,而在1990年后农户从银行与信用社的贷款规模有所下降,民间借贷活动日趋频繁。史清华(2002)通过对山西745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正规金融在农户的生产生活中的形象较差,农户已经把其排除在自己的生产生活之外。朱守银(2003)通过调查,认为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向信用  相似文献   
29.
向琳 《甘肃金融》2012,(11):50-51
预付式消费是指先付费,后享受商品或服务的消费形式。目前预付式消费的突出表现形式为预付卡消费。顾名思义,预付卡消费的形式一般为经营者自主发售,消费者一次性为一定的消费期限或消费次数缴纳一定的金额,并在预付卡规定有效期限或次数内,享有较为优惠的消费价格。  相似文献   
30.
改善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杨  向琳 《甘肃金融》2005,(8):48-49
改善经济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   一是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时,要坚持结合实际,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二是积极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三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对各类有悖于市场原则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要及时废止,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四是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保障金融运行质量.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决支持金融部门债权管理工作,把有没有企业逃废债作为衡量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主要依据,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金融债权,防止发生新的恶意逃废、悬空金融债务问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