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39篇
综合类   20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省内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虽然资源丰厚,经济却相对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地区差异明显.运用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等指标定量地分析山西省11个地级市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借助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综合差异等分析工具进行区域收入差距比较、分析,得出自1992年以来山西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结论.通过对区域差异原因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2.
省级"行政区边缘经济"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行政区划、政府职能和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在行政区交界地带形成了"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使得行政区交界地带成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行政区边缘经济的形成主要受空间距离因素、边界因素和交易成本的影响,其主要特征是经济的欠发达性、不协调性和一定的冲突性.为此,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商品要素市场、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搞好跨区管理,以降低行政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93.
安树伟 《生产力研究》2002,(3):275-277,281
本文以神华集团为例 ,从资源采掘型企业经营特点和决定企业收益的主要因素入手 ,分析了神华集团经营战略的形成过程和经营模式 ,并根据神华集团发展规划及其经营战略中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若干建议 ,以期对晋陕蒙接壤地区经济综合开发和协同发展以及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4.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为北京吸引外资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催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提高了出口结构中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在新形势下,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前瞻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级制造业.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拓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5.
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内涵及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既有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面,也有约束其发展的一面.对西部地区而言,要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按照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选择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快机制创新,实现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6.
与其他规模等级的城市相比较,首都经济圈中小城市人口集聚功能和产业功能有所降低,吸纳就业功能不足,公共服务功能落后。文章从人口集聚、产业发展、吸纳就业、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对2006—2012年首都经济圈中小城市功能进行了科学的测度和分类。结果表明,2006年和2012年城市功能等级差的城市分别占城市总数的56%和65.2%;城市功能的提升有赖于特大城市的扩张;从提高中小城市功能的角度看,应该扩大首都经济圈县级市的面积。  相似文献   
97.
关于贫困地区环境移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我国贫困地区环境移民的必要性与可靠性,环境移民的方式、作用及后果,并就妥善实现环境移民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8.
2010年以来,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合作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态势和新特点.省际交界区域与省域中心区域经济的绝对差距扩大、相对差距缩小,不同类型省际交界区域发展呈现趋同趋势,第二产业增长乏力导致产业结构"虚高度化",欠发达型省际交界区域人口减少的趋势明显,行政壁垒由显性壁垒向隐形壁垒转变.促进省际交界区域合作与发展,要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寻求新突破口,促进省际交界区域由"合作不经济"向"合作经济"转变、由区域管理向区域治理转变,充分发挥次区域合作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实现省际交界区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9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