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作为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而进行的金融创新,从首批成功发行至今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四年。本文对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评级、期限、发行规模、风险分散情况以及市场环境等可能影响发行定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担保人评级、期限以及环境因素对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利差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解释接近80%的发行利差变化;而融资规模、信用主体评级以及风险分散程度与发行定价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说明了集合票据目前存在“重担保而轻信用主体”、风险分散特征不突出以及受政府影响过大等问题,在下一步发展中应该在结构上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并且加强产品市场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苏省高校教师调查数据,建立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关系规范控制与知识流动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及分配公平的中介作用和契约控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关系规范控制对分配公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二者对知识流动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Bootstrap再抽样技术进一步研究发现,分配公平在关系规范控制与知识流动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契约控制在关系规范控制与知识流动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调查,分析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在隐性知识转移对象方面,工作年限越长、职称越高、学位越高的教师,其隐性知识转移对象越倾向于学生;在隐性知识转移动机方面,担任领导职务者转移隐性知识更倾向于出于他人尊重的需要;在隐性知识的转移效果方面,不同工作年限的教师在相关问题的回答上具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4.
基于耗散结构论的高校隐性知识转移机理分析和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宾  吴洁  黄伟  施琴芬  张运华 《价值工程》2010,29(11):141-143
高校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主要生产与传播基地,无论是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是企业和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高校竞争优势的创建和维持取决于知识转移的绩效,尤其是隐性知识转移的绩效。同时,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又具有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耗散结构论的视角,运用耗散结构和熵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了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主要转移途径,从定量的角度对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机理进行了阐释,并结合高校的三大功能提出了高校隐性知识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0kV配电网外电源工程中,绿色施工的运用情况。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10kV配电网外电源工程绿色施工的内容,首先解释了绿色施工的内涵和原则,其次结合项目实例分析了绿色施工在环境保护、噪声污染、光污染、水土污染等方面的具体运用,最后提出了节能措施、节地措施、节水措施、节材措施等保障措施。结果:现阶段,我国电力工程的施工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为了实现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目标,电力行业大力度地执行绿色施工,效果显著。结论:10kV配电网外电源工程通过绿色施工的运用,极大地推动了电力工程行业的有序发展,从而实现了电力工程领域绿色施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0-2020年的沿海省市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我国沿海省市2010-2020年的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处于负向降低态势,南北差异显著;科技进步促进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受到规模效率的负向影响,规模发展不足;未来10年海洋经济发展理念将从以要素投入为主朝向规模扩大与科技创新驱动相互融合的新型海洋经济发展更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