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6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被忽视的真实力量:旅游非正规就业及其拉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为背景,指出当GDP增长率降低到8%以下时我国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通过文献的梳理,文章说明了在此期间,发展旅游业是解决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目前的大部分研究都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旅游正规部门的就业及其拉动效应上,而忽视了旅游非正规部门的就业。文章详细回顾了国内学者对旅游就业乘数的估算以及他们的结果与WTTC(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之间的差别,回答了这些差别产生的原因,指出WTTC低估了2001年之后的旅游就业效应。在上述基础上,文章利用差值法计算了旅游非正规就业的总量及其结构拉动效应。研究发现,从非正规就业的部门结构角度看,旅游就业的拉动效应远远高于WTTC和国内学者此前计算的间接就业效应;在2011年,它吸纳了2040.40万人在该行业工作,乘数效应达到9.98。因此,在结构调整时期,政府部门应该更加重视旅游非正规部门对就业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现在,我们已经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电话的世界将会怎样;将来我们更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计算机网络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一、无处不在的“网”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网中,“网”无处不在。因为有了电网,我们才告别了用火照明时  相似文献   
14.
15.
郭为 《商业研究》2007,47(3):169-174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国家采取许多政策,如取消农业税等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效果仍然不明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民收入增长发生了转型,这种转型以农民的规模收益为表现,而规模收益的产生必须要得到金融支持。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是现阶段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住着四个小家伙。分别叫嗅嗅、匆匆,哼哼、唧唧。为了填饱肚子和享受乐趣,它们每天在一座奇妙的迷宫里跑来跑去,在那里寻找着一种叫奶酪的东西。这四个家伙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不懈的追求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开始他们找到了奶酪C站,他们尽情的享用奶酪。可终于有一天。C站的奶酪吃完了。嗅嗅和匆匆向迷宫深处跑去,寻找新的奶酪。终于嗅嗅和匆匆经过千辛万苦,在迷宫深处找到了奶酪N站。可是哼哼唧唧还在C站琢磨处境。经过痛苦等待的唧唧也终于觉悟了。来到了奶酪N站。聚合后的他们发现这是一个迷宫时代,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哼哼会来吗?真的希望哼哼尽早赶来,能够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享受变化。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邀请了中国一批知名企业家来讨论这本书。它其实就是一本寓言,通篇讲述的就是一个主题——变化,还有人们面对变化时种种不同的态度。现在全世界很多大的跨国公司都把这书当做教材发给大家,包括通用汽车、IBM等等。  相似文献   
17.
民间金融、金融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民间金融及其对私营企业的成长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得出了民间金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农民收入增长障碍:关于土地产权和农村金融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农村最早实行产权改革,但改革并不彻底,这种不彻底性在后期使得土地无法自由流转,这样土地集中形成的规模收益不能为农民获得;同时,产权改革不彻底也阻碍了农村金融对农转工的投资支持.因此,土地产权的不明晰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真正障碍;城市工业对农民的转移,并不是一种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与反思:农业产出的地权控制扰动1952-197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国农村从1952-1978年间的经济历史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根据这段时期农业产出增长率的剧烈波动,提出了地权控制扰动(本文中的地权控制主要指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权)的假说,并通过计量模型进行了假说验证,从而在经验上肯定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文章得出的结论虽然普通,但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融发展研究动态及其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  郭为 《世界经济情况》2004,(13):12-15,7
中国金融的发展取向究竟是以银行为主体还是以市场为主体.是一个令人关注的同题。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实行有组织的价格开放.中国的宏观经济保持得非常稳定.价格上涨率较低.金融比率不断深化.实际的金融增长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率。金融深化一直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90年代后期.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尽管中国经济受到的影响较小,但中国金融隐藏的问题大量浮出水面.例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达不到国际标准、呆坏帐太多等等.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步入了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时期,大量的资本必须经过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来配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担负着21世纪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也不为过。中国金融真正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究竟应该怎么改?本文并不打算提出一条明晰的解决方案.只是通过回顾整个金融演化发展的道路.以作为金融改革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