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30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27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中国的经济增长、贫困减少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61  
本文详细讨论了贫困分析常用的几个概念和衡量指标 ,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而建立起分析模型。进一步 ,本文提出了分解增长效应的方法和贫困减少指数 ,然后 ,本文将提出的模型、方法和指数应用于调查结果及其他官方资料 ,以分析 1 985年至 2 0 0 1年间增长与贫困减少的关系。实证结果与 1 985年以来中国贫困减少的经历相符。贫困减少指数表明 ,增长政策的选择应该使收入效应与不均等效应之和最大化 ,这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不同的地区提供了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2.
今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目前,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正在拟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于《规划》内容还需补充完善,发布时间或将推至今年年底。  相似文献   
93.
中国的政府公共支出与减贫政策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林伯强 《经济研究》2005,40(1):27-37
在中国 ,尽管农村经济增长和贫困减少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很少有研究对农村经济的动力源进行分析 ,而把公共投资作为农村发展和消除贫困的直接动力源的研究尤其缺乏。本文旨在弥补以前研究的空白 ,并指出各类公共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贫困减少和地区不均等的边际效应在各地区和各时期差别很大。根据实证结果和对历史上公共支出方式的分析可知 ,农村公共支出再分配可以带来很大的潜在收益。  相似文献   
94.
中国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伯强  谭睿鹏 《经济研究》2019,54(2):119-132
本文使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在超效率DEA框架下构建能够评价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指标,并进一步实证研究了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了解决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由于反向因果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各城市地形起伏度以及1933年是否通铁路作为经济集聚度的工具变量,主要发现有:经济集聚度大小合理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主要表现出集聚效应),当经济集聚程度大于临界值时影响是负向的(主要表现出拥堵效应)。分行业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与整体集聚度的影响类似。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高级程度以及环境规制起作用的。在加入东部地区虚拟变量、中部地区虚拟变量或东部地区虚拟变量和经济集聚度的交叉项,采用ivTobit或Fractional Response模型,以及剔除四个直辖市的数据对模型系数重新进行估计后,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结果的稳健性。因此,现阶段中国经济要继续增加集聚程度,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当地经济和基础设施的承载力,防止集聚度过大带来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95.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和加权平均值法,从国内需求、技术进步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将中国产业以及金属、电力、建材和化工产业的电力消费增量分解为10种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和。结果表明:导致1997~2007年电力消费增长190%的正向影响因素为国内最终需求的成长、出口的成长、原料需求的成长、能源需求的替代和成长,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45.9%、104.3%、23.6%、15.7%和5.3%;负向影响因素为技术进步、原料需求的替代、进口替代、国内最终需求的结构和出口的结构调整,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7.6%、-15.1%、-10.5%、-7.2%和-4.3%。  相似文献   
96.
林伯强 《中国外汇》2009,(19):40-41
当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最关茬酌热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直接与二氧化碳减排挂上了勾。对于处在城市化、工业化阶段的中国而言,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需要中国仔细审视如何实现快速经济增长。基本思想是: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又要保持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这实际上就是低碳发展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97.
林伯强 《中国电业》2010,(12):18-19
中国电力的迅速发展对电力体制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电力体制改革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存在着种种矛盾,使政府对电力改革既非常的谨慎,又非常的无奈。  相似文献   
98.
2019年,欧盟在《绿色新政》中首次正式提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碳泄露问题,并保护欧盟本土碳密集产业的竞争力。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全面评估我国在碳边境调节机制背景下的低碳转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立法过程和政策细节,包括涉及的产品范围、碳排放核算和定价机制等。其次,本文总结了碳边境调节机制实施背景下我国低碳转型的重要风险,包括出口贸易壁垒、高碳行业减排压力、气候资金缺口等。最后,为了全面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本文建议我国从以下四个关键方面发力: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建设国际化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完善绿色电力交易市场,优先支持高碳行业使用绿电;控制高碳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推进绿色转型;提高我国气候治理国际话语权,促进全球气候合作。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我国碳试点为例,研究了碳交易机制(ETS)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本文部分避开了选择性偏差和统计平均陷阱,PSM-加权DID模型的结果表明:碳试点对TFP有负向影响,因此,在试点城市中不满足强波特假说,但存在异质性。如果放松个体不相关的假定,空间模型的证据表明:碳试点可以显著促进非试点地区的TFP,但对试点地区的TFP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目前来看,碳交易试点存在的技术扩散效应大于污染天堂效应,且可以在国家层面促进TFP的增长,因此,满足全国层面上的强波特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