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农村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区位的选择有很大的特殊性,研究中国农村工业的区位问题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工业区位理论.文章以对江苏省宜兴市万石镇乡镇企业的实地考察为基础,运用总成本最小模型,分析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工业企业区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新的环境下区位选择的新变化及其进一步演进的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工业的区位选择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工业区位的一般理论对中国农村工业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52.
40年来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变化及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过去40年经济地理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化水平从17.92%提高到58.52%,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格局在东南方向上发生旋转,东北—西南向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演变成沿海—内陆向,进而演变为目前东南—西北向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格局特征。文章在分析经济地理格局变化所表现的成就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阶段经济地理格局变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更为突出,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大,由于人口集聚和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容量超载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不可持续的主导因素;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相对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水平。文章建立了未来中国经济地理格局演变探讨的基本框架,应认知信息化支撑的流动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条件,以及不同人群对人居环境需求等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地理格局变化的影响作用,提出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把区域功能定位和区域公平性作为前提条件,把引导人口继续向东南半壁适度集聚,以及着手大西北合理开发作为缩小大尺度区域差距的新战略,把形成各具特色、但满足人的居住生活和事业发展的综合价值是相等的城乡空间格局作为协调城乡关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3.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敏感性区域,其中人口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以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范围,以区域内县域为分析单位,对2007—2018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域人口增长率、人口城镇化水平、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人口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且少数民族人口多,为人口净迁出区,劳动力人口占比较低.区域存在人口总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发展水平低、外出打工农民比例大、农业人口迁移意愿不强烈、劳动力素质低、区域贫困人口多等问题.最后,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的发展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实现区域人口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4.
蒋子龙  王军  樊杰 《经济地理》2022,42(4):112-121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研究了199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总部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总部分布变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数量经历了探索增长、平稳增长、快速增长和转型增长等四个阶段,形成了以主板市场为主体,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协同发展的格局。(2)中国上市公司总部分布逐渐从早期的点状分布格局演进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密集分布区为核心,串联东部沿海地区为弧,京广轴为弓弦,长江轴为弓箭的网络化空间结构。而总部迁移网络则逐渐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为顶点,以连接这些顶点为边的菱形迁移联系结构,菱形空间区域内集中了80%以上的上市公司总部迁移联系。(3)主板上市公司和劳动力密集型上市公司总部更容易发生迁移,不同类型上市公司在区位选择时趋于一致性。(4)QAP回归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金融便利度、交通便利度、智力丰度和国际化程度等因素深刻影响着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55.
孙勇  樊杰  刘汉初  赵腾宇 《经济地理》2022,42(2):124-133
数字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核心驱动力,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创新的区域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有助于推动地区数字经济布局及其高质量发展。基于数字经济与专利国际分类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了2003—2018年数字经济的专利产出数据,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创新规模和活力呈现明显空间分异特征,在上海市、江苏南部、浙江东北部、安徽中部形成集聚分布的格局,集聚程度呈降低趋势。(2)莫兰指数及空间计量的结果均显示长三角地区的数字技术创新规模和活力具有较为显著空间溢出效应。(3)结果证实经济发展、人力资本、资本富集、数字接入、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污染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字技术创新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变为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赶超机会,未来相对落后地区高质量发展还要更多关注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6.
中国地理学,特别是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发展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立足于地理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走向,着眼于经济地理学面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正确理解和建构中国经济地理学自主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前提。首先,在讨论地理学发展战略、阐释地理过程和地理格局研究重点应从模拟和预判走向调控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我国未来国土空间体系优化调控应成为地理学前沿命题。进而重点讨论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未来发展的5个创新方向,包括综合人文地理学将成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科中人口地理学的回归和振兴;做大做强政治、社会、文化地理学;重大生产力布局原理研究;国土空间体系优化的辅助决策方法论。中国地理学战略研究、国际代表性杂志和美国战略的主题词的比较表明:我国同美国战略的提法基本一致;美国战略研究同现实中国际发展前沿不相同;我国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且与目前现实发展的国际前沿有明显的差异性,创新地理学、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自主知识具有现实基础和客观需求。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任务与人文地理学发展规律在科学内涵、建设任务、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上高度契合。在科学内涵上,...  相似文献   
57.
中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基于引力模型构建空间关联网络,进而对网络结构特征及网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东部地区效率增长相对平稳,中部地区增长较大,而西部地区下降较为明显。(2)中国已形成一个结构稳定的绿色科技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网络关系数、网络密度波动增长,网络效率不断下降,但仍具有较强的小世界性。(3)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明显,上海、北京、浙江处于中心位置,中介作用显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偏远省份处于边缘位置。(4)四大板块内部联系稀疏,板块间联系紧密,溢出效应较强。(5)相邻矩阵、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矩阵、开放程度差异矩阵显著正向影响空间关联,而地理距离、知识基础差异矩阵显著负向影响空间关联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58.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变化的新趋势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杰  赵浩  郭锐 《经济地理》2022,42(1):1-11
区域发展差距是经济地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把握区域发展差距新趋势和成因,是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沿海与内陆区域经济差距有所减缓,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呈现有所扩大的趋势;城市群之间、欠发达区域之间等南北方同类型区域间差距全面拉大;城乡差距普遍缓和,经济发展越落后地区的城乡差距依然越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边境省份和邻近国家之间,我方超前发展普遍加快。进而讨论了产生区域发展差距新趋势的原因,针对我国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包括:近期,把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适应南北差距扩大的规律,激发南方发展的动能,使之为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按照打持久战的部署,在我国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应将扶持相对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区域政策的重点;面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以解决新基建"嫌贫爱富"为抓手,扭转区域创新能力在我国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持续扩大的格局,激发创新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