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4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58篇
综合类   55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29篇
经济概况   1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台湾农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面临的困境许经勇台湾经济的发展是从农业的发展开始的。即经历了农业培养工业的阶段,进而由传统的农业经济迈入现代化的工商经济。台湾的农业经济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台湾当局的政策能够适应台湾经...  相似文献   
32.
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近20个年头,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其运行轨迹进行深入的探讨,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厦门大学经济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许经勇先生集多年之研究成果,梳理并撰写了《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运行轨迹》,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本刊今略作整理以专题刊载。  相似文献   
33.
<正> (一) 我国农村的第一步改革,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地推行,并取得前所未有的显著效果,除了因为这一步改革是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进行的,还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时农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和最强烈的意愿。虽然那个时候,政府仍然通过低粮价政策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侵占了农民群众的一部分物质利益,但由于农民群众在这步改革中得大于失。因而,并未产生逆反心理。1985年以后,由于决策人对农业特别是粮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38.
39.
一、流动性过剩的深层原因 我国新一轮物价上涨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国民经济在持续5年1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积累了一些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两个失衡:即国内储蓄、投资与消费失衡以及内需与外需失衡,经济增长在需求上过多地依赖投资和出口,在产业上过多地依赖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  相似文献   
40.
许经勇 《浙江经济》2007,(20):35-36
温州城镇化道路的宝贵经验,在于深刻地揭示了:只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始能加快城镇化进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寸步难行.温州城镇化道路的鲜明特征是:以市场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专业化市场为基础的专业镇模式;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与主要依靠外源性经济的广东省不同,作为浙江省缩影的温州,其城镇化建立在内源性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