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34篇
经济学   38篇
综合类   20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8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随着我国电影、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摇臂摄像在越来越多影视作品拍摄中被广泛的采用,大大地丰富了电视节目和各类影片的镜头语言。摇臂拍摄能在时间、空间、运动、速度、视角上进行灵便的调度,使多景致、多角度、多视点的镜头拓宽了我们影视作品的表现空间。然而国内影视行业接触摇臂技术较晚,还未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存在着有器材缺技术的局面。本文从实践出发,总结提出摇臂摄像操作的一些技巧和需要遵循的要点,归纳整理了一些具体场景的创作范式,以期为国内相关行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12.
通过对监利市基本农田粮食安全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将其空间特征融合并划分4种整理区域,以指导监利市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区域划分及时序安排。运用GIS空间分析、空间叠置与核密度分析法,从自然、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分别分析基本农田粮食安全与居民点适宜性级别,作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的依据。结果表明,基本农田粮食安全等级分布具有区域差异性,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农村居民点适宜性空间分布整体呈北低、南高的格局,其中南部乡镇最优,西北部乡镇次之,东北和东南部乡镇较差。监利市居民点整理分区主要分为重点集聚区、改造升级区、合并组建区、生态迁移区,其居民点面积分别为2 547.48公顷、6 162.83公顷、4 733.61公顷、1 286.16公顷。文章将基本农田粮食安全评价引入到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中,评价方法兼顾了基本农田粮食安全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有利于更好地统筹利用基本农田和居民点用地。  相似文献   
213.
目的 了解省域尺度耕地自然质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实现耕地质量省级可比,为因地制宜管理和引导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和1+X模型从4个维度15个测度指标对山西省耕地自然质量进行量化分析并揭示其空间分布机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寻其核心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结果 山西省耕地自然质量较差,优等地少而中低等地分布广泛,形成了南高北低,盆地高山地低的空间格局,整体分布与地形及积温分布趋同;因子探测结果表明有效土层厚度、≥10℃积温、年均降雨量、灌溉保证率和高程是影响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交互探测结果显示各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都强于单因子解释力,进一步解释了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分布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 将反映省级尺度耕地生态环境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能够纠正传统评价存在的偏差,此外,采用1+X模型进行生态环境系数修正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  相似文献   
214.
建设交通强国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经历了瓶颈制约、总体缓解、基本适应三个阶段,进入引领发展阶段;基本矛盾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交通运输发展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交通强国的基本内涵包括“自身强”和“强国家”两个维度,要求以人文—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和秩序为基本依据,顺应信息时代人类活动时空组织模式的革新,通过应用新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和业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交通的需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和战略性作用,推动形成和谐、有序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15.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互助性经济组织,其具备的农户增收效应备受学界关注,但鲜有研究关注合作社对农地抛荒的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1)合作社使村庄出现农地抛荒的概率降低了20.4%,这初步表明合作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载体。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合作社对农地抛荒的负向影响仍具有稳健性。(2)机制检验表明,合作社通过为村庄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抑制农地抛荒。(3)村庄内合作社数量和合作社覆盖农户比例,均会强化合作社对农地抛荒的抑制作用。(4)与村民自发创办型合作社相比,政府扶持型合作社抑制农地抛荒的效果更加显著。(5)合作社的农地抛荒抑制效应对耕地质量更好、耕地数量更多的村庄影响更强。因此,应重视合作社在抑制农地抛荒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使合作社真正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216.
陈云腾  陈卓 《科学决策》2023,(1):78-103
在数字经济时代构建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国有交通投资集团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以谋定长远的战略眼光,加速推进数字化战略转型,构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新发展格局,以应对新形势挑战、持续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本文基于中台架构的数字化战略变革理论逻辑、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场景实践,剖析国有交通投资集团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内涵本质、中台架构体系及其关键技术、数字赋能的多跨场景应用,以及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展望,探究如何创新思维模式、业务架构及配套保障,精准把握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方向、时机和路径提供了建议,为重构创新企业管理价值理念、组织结构、商业模式,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推动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战略支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17.
陈卓 《天津经济》2023,(11):78-8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培养高素质经济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经济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采取相应策略,完善人才培养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经济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