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反贫困与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至2000年底,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降至3000万左右,贫困发生率从高达33%下降到3%以下。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反贫困仍将是新世纪的一项艰巨任务。但是新世纪反贫困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因此,需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重新选择反贫困战略。 一、新世纪反贫困面临的历史条件 1、人类社会迈向知识经济时代。新世纪人类社会将逐步从工业经济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经济把物质资本看作  相似文献   
12.
在培育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主体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制度障碍,包括相关法律的缺失,森林资源管理制度、组织制度、林业融资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等.为此,要进行制度创新,突破制约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主体培育的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生产、贸易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在国际贸易领域,许多国家把国际贸易同环境问题联系起来,以保护环境为由,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工程,对其建立和完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论是实践中还是理论界都取得了共识。学者们对森林资源产权市场的内涵、构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现有的研究尚不系统和充分,特别是对于森林资源产权市场的性质和功能尚存在较大的分歧,对于森林资源产权市场如何进行具体运作等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欠缺,还需要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森林资源产权市场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因而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干预,干预的内容包括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定和完善森林资源产权市场规则、森林资源产权市场进出规则及交易规则,培育森林资源产权交易中心、提供信息服务、限制垄断势力维护竞争等。通过政府的干预,促进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加强对西方国家生态治理理论成果的吸收与借鉴,将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现代化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盛行的现代环境治理理论,其成功的经验在于利用现有成熟的市场机制、实施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依靠技术革新和实现渐进式变革。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如执行赤字、无力解决持久性环境难题、"N"型曲线困境、地域局限性和缺乏全球正义等缺陷。它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启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需要强势的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和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系统各要素,发挥系统的协同效应。镇江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协同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总结镇江生态文明协同治理的经验,分析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对策,从而为江苏省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按照“满足社区需要,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的工作思路,在巩固劳动服务企业(以下简称劳服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社区就业实体,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安置就业能力,扩大了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就业规模。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邵武市林业服务中心是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建立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而建立的,通过完善机构设置,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为林农和社会搭建了服务平台。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定位不清、权责不明、服务主体供给单一、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此需要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发展人工林: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长远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发展人工林之所以成为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长远战略选择的原因,分析了目前人工林建设中存在的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人工林生产力低下,科技含量低,树种单一,税负过重,限额采伐挫伤生产者积极性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该深化改革,走林业科技化之路,同时在相关政策上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