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方集体林区的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交易平台呈现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县(市、区)级为核心的市场交易平台体系、有效促进和规范了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功能多样、政府推动等特点。但目前在其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性质界定不清、名称各异、交易不充分,私人权属性质的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较少等。为此,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对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交易平台进行整合,进行合理定位和功能划分,统一交易平台名称和交易规则,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交易平台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当前的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管理存在的山林权属不清、政策法规滞后、中介服务机构缺位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系列对策,主要有:坚持正确的产权流转变动指导思想;切实搞好山林权属的界定与登记工作;建立和完善产权流转市场和各种服务中介机构;规范产权流转的程序和范围;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强化政府对产权流转的宏观间接管理。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既是交易的场所,又是交易形成的经济关系,其市场规则作为一种制度性服务,是由基层政府提供和维护的公共物品。政府的重要任务是要帮助市场机制趋于完善,而不应该以市场发育不全为借口来随意扩大政府干预市场的权利范围。本文通过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对土地流转市场中政府干预市场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中总结出了政府对市场不正当干预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资产大部分产权是一次性的,缺乏流动性,对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极为不利。对于正在进行产权变动的森林资源资产,又由于产权变动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管理跟不上,造成森林资源资产流失和纠纷时有发生,严重阻碍森林资源资产产权的公平合理的变动和有序的进行。为解决这一状况,需对森林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制度进行创新。1.成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虽然我国已制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办法,但由于评估机构设置和评估队伍建设滞后,目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未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到目前为止,我省从事森林资源资…  相似文献   

5.
介绍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基本情况。对森林资源产权交易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得出目前存在自身定位不清,功能发挥有限、个体林农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完善森林资源产权市场建设,进一步推进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也日益增多。在各类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中,出让、转让占全部产权变动的比例最大、发生的次数最多、涉及的经营单位最广。变动类型以林地使用权和旅游(景观)经营权2种类型为主,定价方式以协议定价为主。出让、转让产权变化中存在着定价不透明、评估不健全、程序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制度尚待完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严肃产权变动行为,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和健全产权管理机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初探李仁昌,陈明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通过正确体现森林资源的价值量,明晰各产权主体的产权份额,保护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各产权主体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同时,它也是保证国有森林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森林资产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试论林业产权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林业产权是产权经济学在林业领域里运用所建立的一个特殊范畴,其主体多元性、结构复杂性、交易困难性、自然增殖性、以及政府约束性等特征是由林业的经营对象──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但又受制于产权本身内涵的规定性。文章提出解决林业产权“先天不足”的最好出路是进行林业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森林资源与森林资产的区别与联系出发,探讨了对国有森林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已具备的初步条件,提出了制定资产化管理方案应遵循的原则,并讨论了实行资产化管理的前期工作和实施步骤。前期工作重点是实行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明确产权关系和建立产权市场。推进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可三步到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一种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三农”的形势需要,应长期稳定家庭承包制,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将现行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权能返还给农户,使其有完整的农地产权,建立一个农户所有、法律保护、市场配置、国家干预的现代农地产权制度,也可简称“农户所有、政府干预”的制度。  相似文献   

11.
李研 《林业经济问题》2020,40(2):181-188
森林生态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引发了森林生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正、负外部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供需失衡。通过构建产权交易机制可以消除由于外部性而引发的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失衡问题。森林生态资源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森林经营者、厂商和居民,将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赋予居民,由企业承担环境治理费用,将森林生态资源的收益权赋予森林经营者,采用污染者付费模式,借助产品市场所构建的森林生态资源交易模型,能够在交易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实现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均衡。森林生态产权交易成本包括创建成本和运行成本两部分,当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的运行成本小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时,产权交易市场才被认为是有效的。对于任何一项森林生态资源来讲,在稀缺性、竞争性和排他性3种经济属性上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性,是建立该项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市场的前提。现阶段只有森林景观和碳汇两类森林生态资源的经济属性符合私有化产权交易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的森林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的产权纠纷、林地使用费的收取、森林资源交易、经营技术与集体生态公益林管理等森林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有纠纷的林地进行审查并重新界定,不同区域区别对待、制定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体系、组建森林资源交易市场等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述经济野生动物资源合遁配置的有关问题,提出经济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应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原则;完善的野生动物产权制度是经济野生动物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经济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应采用以市场配置方式为基础,实行市场配置和政府计划配置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配置中监测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康  严国香 《林业经济问题》2004,24(4):209-212,217
以1980~2001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资料为背景,全面分析了前段时期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就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发展森林资源资产产权交易行为,构建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对赣州市2个村与APP公司所属的赣州金太阳科技林业有限公司合作营造浆纸林基地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林纸结合营造速生丰产浆纸林基地的发展并逐步解决中国造纸工业原料林短缺的对策: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产权;建立健全林地产权流转制度,规范林地产权流转,使林地产权流转更加规范合理;建立健全林地产权流转服务体系,保证林地产权流转合理公平;进一步完善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定全面配套的、对合作各方均有激励效益的政策措施;保持工业原料林的生态效益,防止生态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前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林业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应注重市场利益和竞争机制的运用。利益机制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利益机制主要有税收、财政补助和必要的价格管制;中观利益机制要求理顺投资渠道、合理收益分配以调动各方建设林业的积极性;微观层面的利益机制则要求激活林业建设的微观主体。林业管理体制中应广泛运用市场利益机制:强化利益约束实质上是明晰产权,即所有权、经营权和支配权;公益林建设中完全可以引入市场利益机制;林业企业制度中大力加强利益机制;林业经营制度应以物质利益原则为核心,以利益机制驱动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探讨森林采伐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供需失衡的理论根源,探讨了采伐的控制量,进而分别讨论了政府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三种激励措施,最后还探讨了为避免“政府失灵”而实施的产权配置的市场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地处喀斯特地貌的贵州山区布依族村寨森林资源产权演变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林地产权制度(正式制度)安排和传统文化(非正式制度)在布依族地区森林资源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布依族村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伐限额制度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从产权和制度成本的角度对采伐限额制度进行分析,得知采伐限额制度会产生超采、整体社会福利下降、寻租等现象,而且制度实施成本较大,进而提出国家应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公益林的采伐以发挥其生态效益,商品林则应由市场对其进行资源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