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财政金融   277篇
工业经济   141篇
计划管理   469篇
经济学   247篇
综合类   111篇
运输经济   40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340篇
农业经济   137篇
经济概况   259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账款是当前经济领域中的客观存在。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归纳了九项应收账款的管理内容或管理原则,强调各阶段管理侧重点不同:事前阶段侧重于建章立制;事中阶段侧重于实时管控;事后阶段的管理则强调收款措施的务实和有效。  相似文献   
23.
一、财政监督的成本与收益(一)财政监督的成本分析财政监督的成本可分为两种,一是直接成本,包括监督机构执行监督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与被监督者因遵守监督规则而耗费的资源;二是间接成本,主要指因被监督者改变了原来的行为方式而造成的福利损失。直接成本又可分为由政府负担的成本和由被监督单位负担的成本两部分。前者可称为行政成本,是指需要由政府设立的监督部门制定和实施规则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监督机构缩减监督人员的数量会降低监督的行政成本。同样,先进技术设备的采用则会提高监督的成本。被监督单位负担的成本可称为守法成本,内容包含较多,如保留记录、使用专人、提供办公设施和材料等方面的费用,聘请专门律师费用,按规定交纳各种费用等。  相似文献   
24.
薛理勇  解强 《新智慧》2006,(9):62-63
对现代青年来讲,“代价币”、“代价券”可能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于公交公司发行的“预售票”、出租汽车公司出售的“乘车证”、大型企业印制的“饭菜票”就比较熟悉了,这些由商事机构制作、发行的有固定面值、限于一定范围内流通使用的票证均为代价币或代价券。在习惯上,纸质的称“券”,非纸质的称“币”。  相似文献   
25.
26.
论会计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7.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初探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研究目的:进行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内涵剖析,建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并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方面进行分析.(2)案例分析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较弱.研究结论:建议从建立土地整理成果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指标控制等方面人手,建立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8.
云峰大坝溢流坝面经二十多年的运用出现了破坏,破坏深度10-20cm,面积占整个溢流坝面的32.17%。补强采取了将溢流坝面旧混凝土挖除30cm,再浇筑50cm厚的新混凝土。溢汉坝面因此改变了原坝面曲线。经模型试验论证,泄流能力基本相同,在加厚部位,压力有所增大。文中对补强措施和补强后的混凝土性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9.
30.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当前福建省三明市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联系三明市实际情况,提出今后发展壮大三明市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