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9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795篇
工业经济   489篇
计划管理   1268篇
经济学   1220篇
综合类   588篇
运输经济   51篇
旅游经济   36篇
贸易经济   842篇
农业经济   412篇
经济概况   1129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762篇
  2010年   635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王韧  马文聪  朱桂龙 《财会通讯》2008,(12):108-110
组织公民行为被认为是工作团队或组织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群体(团队)层面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简要回顾了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及其起源;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提出未来该领域中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72.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导性地位的产业作用。文中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过程的分析,探讨区域产业集群在不同阶段对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的要求;同时,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演化过程探讨其对区域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作用;进而,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空间布局规划的创新思路,即从区域物流空间系统演化的规律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及从产业集群发展角度进行规划和布局等,以指导我国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的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973.
G-3经济“L型”衰退,中国经济“V型”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9月以来,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及此后一连串重大金融机构事件的发生,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并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特别是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救市行动,由于这些政策措施只是暂时稳定了市场信心,未能解决引发危机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全球金融危机仍在继续发展,金融市场仍将巨幅波动。金融危机进一步冲击了实体经济增长。基于此次危机的特殊性和严重性,我们认为G-3(美、欧、日,下同)经济体将会陷入"L型"衰退。尽管中国金融体系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是危机却通过出口和投资等间接渠道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系列重大应对措施,中国经济有望走出与G-3经济体不同的"V型"调整轨迹。  相似文献   
974.
影响信用评级市场发展与评级产品应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和评级产品应用受制于法律法规不完善、评级管理不统一、评级需求失衡、制度机制不协调等因素。应加快信用评级市场管理的法制建设,明确信用评级市场的地位与作用,理顺监管体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对信用评级产品应用的政策扶持,提高信用评级市场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75.
《企业所得税法》反避税规则带来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高度融合,跨国投资日益增多,关联交易愈趋频繁,反避税与避税的博弈也变得越发激烈。本文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反避税规则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剖析了未来反避税工作发展的新趋势,从税务机关和企业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76.
构建企业税务管理目标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对规范企业行为、规避税务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企业税务管理,需要确定企业税务管理的具体目标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税务管理的应对措施,达到准确纳税、有效控制税务风险、税务筹划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7.
本文在探讨企业负债及其作用的基础上,从资产评估的目的、评定估算过程、企业资金管理和评估风险预防这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负债与资产评估的关系。分析表明,负债评估是资产评估中值得思考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978.
国家控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利用2001-2004年A股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数据,实证考察了国家控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以及它的制度根源。我们发现,国家控股上市公司对应着更低的会计稳健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内部人控制、债务软约束和政府干预等三大治理弱化是抑制国有公司披露意愿、降低其盈余质量的制度根源。本研究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单纯强调准则的改革和外部的管制,对于提高国有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只能起到"隔靴搔痒"的效果,要想根本上改善国有公司的信息质量,监管层惟有从解决"内部治理弱化"的根源入手,通过健全国有产权监督机制、深化银行体制改革以及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动机等制度变革,从治理层面真正提高国有公司自身的披露意愿。  相似文献   
979.
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29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面板数据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基金的赎回与股票市场行情、基金的规模、基金单位累计净值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其中与国外成熟市场不同的是,中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与基金业绩成正相关,即业绩好的基金面临的赎回压力也大.本文分析了此异常现象的原因,并针对基金赎回、维护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80.
Our opinions and ideas are shaped by what our friends said and what we read or watched on mass media.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concise and analyzable model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ass media modeled as an applied external field, and social networks on public opinions based on the multi-state voter model, and a tuned parameter can control the relative intensity of the effects of mass media and social networks. We consider a generalized scenario where there exist committed or stubborn agents in the networks whose opinions are not affected by their friends or mass media. We find that the fraction of each opinion will converge to a value which only relates to the fractions and degrees of stubborn agents, and the relative intensity between media and network effects. The final agents with media opinion, except the stubborn agents, also include the increment produced by the internal impact of social networks and that caused by the external impact of media. Interestingly the second increment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one is from the media effect when there are no interactions between agents and the other is from the influence of media on agent opinions caused by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 That i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agents within social networks can amplify media influence. Finally we also discuss several extensions to the dynamics model which consider more realistic scenari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