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5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29篇
经济学   9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弘扬股东民主理念 激活股东大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海 《董事会》2008,(10):52-55
股东民主的核心是充分挖掘股东会制度的资源,坚持股东集体参与决策,反对个别股东在股东会之外向股东会、董事会和公司经理层发号施令。  相似文献   
42.
一、商家要弘扬尊重科学消费的商业伦理科学消费不仅意味着消费者的权利,也意味着商家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消费者权利的扩张,也意味着商家社会责任的扩张。要全面推进科学消费活动,必须进一步强化商家对消费者所负的社会责任,既包括商法意义上的社会责任,也包括商业伦理意义上的社会责任。(一)强化商家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消费者是商家的衣食父母。商家应当把消费者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而不应把消费者视为自己的对手和敌人。商家的真正对手是其市场上的竞争者,而非消费者。商家要击败自己的竞争对手,必须善待自己的消费者,尊重消费…  相似文献   
43.
政府采购法应当设计一套既能充分体现立法宗旨、又能指导和整合全部立法条文的基本原则。本文仅就较为重要的若干原则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44.
45.
2005年度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提出,中国应建立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同时论述了金融文化和法律制度方面对中国选择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了20余年之后,我们开始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战略目标进行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46.
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共同保护和规范的重要市场主体。但在法学研究和执法实践中仍存在碎片化和孤岛化的现象。在两法双双迎来修改之际,立法者应推动两法的无缝对接、有机衔接、同频共振、相辅相成。两法和而不同,都致力于提升公司活力,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都遵循民法基本原则。公司并购反垄断执法应秉持包容审慎、处罚谦抑、服务能动的理念,充分尊重并有效保障公司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公司并购反垄断审查应采取“原则放行、例外禁止”的政策。建议反垄断执法机构继续保持法治定力,坚持反垄断执法的常态化、法治化与专业化;新《反垄断法》基于“谁主张、谁举证”的理念,确立由反垄断执法机构就公司并购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从公司并购限制性条件的适用范围而言,应确立“可限可不限的,坚决不限”的立场。反垄断处罚措施的选择和使用应体现过罚相当的公平原则和比例原则。建议《反垄断法》专章规定“垄断行为的预防”,增加执法机构事先预防和事中监管的法定职责。落实《反垄断法》的治本之策是激活公司治理机制。公司并购反垄断中的控制权认定规则应尽量对标对表《公司法》。自我预防垄断应成为大型公司的核心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7.
日前,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ESOP)即将开闸。根据安排,员工持股计划采用选任独立第三方机构的管理方式。管理机构由当事人在信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券商、基金公司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机构中选择。按照业界一般的认识,员工持股计划如果科学实施,可使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提高公司对职工的凝聚力和公司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员工获得公司股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上市公司股东的构成,员工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水平。但是,这个良好的初衷在现有的市场制度环境下,助力善治的愿景,会否获得预期的效果?实施中会否走形异化,出现新的弊病?  相似文献   
48.
<正>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12月29日修订公布的新《公司法》将于202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公司法》堪称经济生活中的根本大法、是投资兴业的总章程,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骨干性地位的重要法律。新《公司法》着眼于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加强股东权益保护、防范金融风险、强化社会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9.
企业和企业家需要立法保护吗,答案是肯定的。企业是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是就业和税收的提供者,是稳定社会的重要基础,立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利益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怎样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利益呢?  相似文献   
50.
正一、问题的提出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并要求全社会"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那么,何为契约精神?党和国家为何要重视契约精神?我国法治化的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契约精神?因此,对契约精神的探讨既具有现实意义,也有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