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21.
本文针对股市噪声不断累积,强化和排除的循环过程,基于股票市场对称进化博弈链结构模型,讨论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常情况下和极端情况下采用噪声交易策略比例的博弈进化过程和进化稳定策略,并将这个动态比例过程扩展到改进的DSSW模型中,据此测算出上证股市非理性泡沫大小.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市场中的噪声交易者越多,风险资产价格非理性泡沫成分越大,波动越剧烈.本文的工作为股市泡沫的分析和测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22.
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相互"连通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交叉作用.本文借助种群生态学中的Logistic模型,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模型,研究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均衡点及稳定性.研究表明只有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适度时才能使经济保持平稳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3.
科技生产力的流动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并会带来一系列的效应。文章通过研究认为:科技生产力流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区位势差决定流动的方向,利益差额是流动的动力,科技要素是流动的载体;在科技生产力流动过程中,会带来组合效应、能量增加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溢出效应和网络化流动效应。  相似文献   
24.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客观定位我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实现目标,设计了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思路,并对我国如何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5.
本文将系统论思想、模糊动态聚类法运用于上市公司壳资源质量评价,主要思路是:从技术创新、财务状况、管理能力、市场形象和社会效益5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评价指标层次结构,以古林法分配指标权重,将财务数据依据财务标准用分段函数处理,建立模糊相似关系矩阵,采用直接模糊动态聚类法获得分类结果。本文评价的阶段性及最终结果能够用于企业诊断、企业重组、区域资本市场规划等方面。  相似文献   
26.
新增长经济学家认为技术扩散使不发达国家的研发成本减小,市场风险降低,因此刺激不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增长,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利用我国和关日欧的有关数据和R&D溢出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度量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溢出,并将技术溢出与我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量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国外技术扩散对我国的研发投资和专利产出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7.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生产力理论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了传统生产力更多的内涵和特点,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活动的科技生产力作为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概念不仅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应当走在时代的前面。文章在分析了科技生产力演化和概念形成的基础上,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一步拓展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生产力的内涵、揭示了当代科技生产力的特征,旨在以科技生产力为先导来引导我们建设21世纪的新型生产力。  相似文献   
28.
科技生产力及其相关概念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科技生产力的由来和演化机制,从管理学角度重新诠释了科技生产力的定义,深入剖析了其内涵、外延、组成要素及特点。  相似文献   
29.
民用飞机越来越多地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供应商的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飞机的研制水平。因而作为供应链利益的集成者和分配者的主制造商,就会利用其自身的信息优势和主导地位,对供应商的努力程度进行统一协调。本文主要采用Nash均衡和Shapley值等方法构建了基于供应商努力程度的供应链协调模型,重点研究在主制造商的统一协调下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和各成员利益最优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主制造商统一安排各供应商的努力程度使整个供应链的利益最大化,而主制造商对利益的合理分配则能增加供应链各成员的利益,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30.
基于logistic模型,建立了农业产业系统的共生演化模型,研究了农业产业系统演化的均衡问题和演化规律,通过对共生演化模型平衡点和稳定条件分析,找到了农业产业系统的稳定点、鞍点和不稳定点,得到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的演化趋势和特点。最后通过对1985-2006年的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参数估计,对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的演变做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渔业在1999年左右其增长速度达到鼎盛时期,目前已经进入产业演化周期的衰退期,虽然产量还在逐年增加,但增加速度缓慢;种植业在2003年后产量虽增加速度较快,但已进入演化周期的衰退期;林业和畜牧业系统仍处于演化的增速期,但增长速度较缓,我们应给予政策性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