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38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东陇海产业带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SWOT模型,结合AHP分析方法,对东陇海物流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的优劣势加以分析,得出当前东陇海物流发展的优势大于劣势的结论,并运用战略地位评估矩阵对其进行战略定位,结果为开拓型战略中的机会型,战略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52.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市先后提出“两通先行”、“城乡共荣”、“外向带动”和“综合发展”等4大发展战略,推动了徐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新的机遇,并考虑市情实际,徐州市必须把“工业立徐,强市富民”作为未来发展的主体战略,把“科教兴市、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辅助战略。  相似文献   
53.
主体功能区管治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创新.在明晰主体功能区管治内涵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主体功能区管治具有目标上的多元统一性、政策与机制的配套性、手段与目标的一体性、主体的模糊性、层次上的多级交错性等管治特征;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动态开放、因地制宜、规范有序等管治原则;理论层面上,"双层制多中心"管理体制是主体功能区管治模式的基本架构,实践上应通过"复合行政"实现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联合管治;管治政策上,在通过区域性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等政策实现分区管治的同时,应注重政策的细化、扩充、对接与协调,实施主体功能区分级管治.  相似文献   
54.
苏、鲁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选取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指标: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多样化指数、产业结构变动值、Moore结构值变化指标、产业结构超前系数。通过产业结构演进分析方法—Shift-share方法,构建数学模型。选取2000—2009年的《江苏省统计年鉴》和《山东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数学模型计量,利用计量结果,首次对苏、鲁两省1999—2008年产业结构进行了静态、动态、SSM分析比较研究,得出客观结论。依据结论,提出苏、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为苏、鲁两省建立科学双赢的合作模式和良性的竞争模式,促进两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分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异同点与"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及其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迪,为中国在今后经济发展中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57.
李振  朱传耿 《物流技术》2005,(10):220-223,227
研究了物流概念的内涵,指出了物流存在的几种形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等;研究了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智能运输系统、数码仓库和条形码等物流管理技术,指出了物流成本研究中寻找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最后对物流理论与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8.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计算淮海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维数,并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具有多重分形结构;城市分布的均匀性较为适中;城市之间空间关联程度、空间相互作用程度一般.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淮海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9.
从省际产业合作模式及其合作路径的选择出发,对苏鲁两省产业合作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两省产业合作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①全国省际产业合作主要分为三种模式:“政府主导型”产业合作模式、“企业主导型”产业合作模式、“行业协会主导型”产业合作模式,苏鲁两省产业合作发展应选择政府主导、市场主导、企业主导相结合的“三主导复合模式”。②根据苏鲁两省产业合作的模式提出了苏鲁两省产业合作的五条路径,即搭建一个产业合作平台、打破两个产业合作壁垒、建立三个产业合作机制、拓宽四个产业合作、实现五个产业合作对接,为苏鲁产业合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竞合已成为省际边缘型城市间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实现省际边缘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省际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省际边缘型城市竞合的研究主要包括:竞合的内涵、条件、内容、模式、机制及策略等。这些研究多以单一角度为主,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省际边缘型城市竞合的研究提出了4个方面的展望:加强对欠发达边缘型城市的竞合研究、加强对边缘型城市的空间竞合研究、加强对边缘型城市的软环境竞合研究、深化边缘型城市竞合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