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50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50篇
经济学   177篇
综合类   143篇
贸易经济   118篇
农业经济   50篇
经济概况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过度竞争”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建立包括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社会福利动态模型,并通过对模型中总剩余的分析,得出“强化竞争并不总是可以提高社会福利和经济效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过度竞争”现象,提出树立“竞争与合作”的思维观念和强调规模经济效益,是避免“过度竞争”实现有效竞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2.
交易费用理论忽视了企业组织模式与企业内部生产和管理效率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忽视分工和专业化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效率和管理协调效率促使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演化的事实,因而应从企业生产方式和协调机制变化两个维度分析企业组织结构的演进过程.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伴随分工的深化,一方面企业内生产方式转变为模块化生产;另一方面外包制和内部市场化的发展使企业内部管理协调方式采用市场机制成为可能.在此条件下,企业内生产效率和管理协调效率不断提高,企业组织结构表现出模块化趋势.  相似文献   
63.
徐振伟 《经济师》2011,(9):57-58
食品卫生安全关乎每个消费者的利益,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政府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而企业为获得超额利润会存在造假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就如何减少食品企业造假问题的发生,文章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中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食品企业的集中整治和重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对监管部门的失职严厉追究,会有效降低食品企业造假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4.
65.
《经济研究》2018,(3):50-63
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通过推动技术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考虑各层次人力资本相对变化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等因素差异对东中西地区差距的影响,发现相对于人力资本存量等其他因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更好地解释东中西部地区差距。其政策含义是,政府从单纯注重提升人力资本存量转向促进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并通过重点调控小学、初中、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缩小其地区差异,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又一着力点。  相似文献   
66.
67.
为了在节能"攻坚战"中避免"一刀切"问题,中央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对不同省份设定了差异化的节能指标,超额节能指标的去产能效应有待准确评估.本文首先利用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工业企业层面的产能利用率,进而利用中央政府设定差异化节能指标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超额节能指标对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地,本文识别了超额节能指标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企业特征和指标强度的异质性效果.研究发现,超额节能指标对产能利用率具有积极影响,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被证实是可靠的;超额节能指标在生产侧与消费侧均对产能利用率产生积极影响,且该影响随着指标强度的提升而增加,这是因为该政策改善了全要素生产率并对过度投资产生了"降温"效应.因此,适当提高当前指标有助于实现节能与去产能的双赢.  相似文献   
68.
69.
周绍东  刘冰 《财经研究》2015,41(3):4-16
国家价值空间具有引领性、务实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国家价值空间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产业升级的过程.文章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构建技术创新与需求扩张的内生互动机制,提出本土产业升级的“第三条路径”.研究表明: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两大动力,技术创新和需求扩张并非独立发挥作用,分工深化和分工广化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形成合力,推动产业沿着“价值节点—产品价值片段—行业价值链条—产业价值网络—国家价值空间”的路径进行升级.其政策含义在于:必须突破向跨国公司“看齐靠拢”、与全球价值链“深度融合”的思维藩篱,通过推进分工深化和分工广化,加强技术创新和内需扩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由此产生的内生互动和循环增强机制作为自主建构国家价值空间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