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50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50篇
经济学   176篇
综合类   143篇
贸易经济   118篇
农业经济   49篇
经济概况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本文从政府约束性“资源”分配的视角,检验偏向性减排目标分配能否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方面推进中国区域间共同富裕整体进程。通过手工整理中国城市层面“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数据,研究了偏向性减排目标分配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及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十一五”规划以来制定的减排指标具有明显的区域偏向性,表现为对欠发达地区给予较低的减排指标而对发达地区施加较高的减排指标。第二,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会显著减缓发达地区粗放式经济增长,提升其绿色经济效率。这一偏向性分配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第三,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通过抑制投资潮涌、缩紧污染型企业投资环境等途径减缓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以上结论为通过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制手段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而实现区域间共同富裕提供了一个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83.
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深刻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家庭农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利用全国主要省份1742个家庭农场调研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农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会降低家庭农场务农人数比重,促进家庭农场劳动力转移;使用电脑上网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使用手机上网可以显著地促进家庭农场劳动力选择非农就业;目前没有使用手机上网的家庭农场如果开始使用手机上网,其非农就业人数比重提高幅度更大;只有同时使用电脑和手机上网对自主创业的正向效应才是显著的。因此,本文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农村互联网普及率、鼓励上网方式多元化以及对有需要的家庭农场给予购置互联网设备补贴等建议。  相似文献   
8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面貌.新技术革命使一些常规性的、易编码的工作被替代,导致工作的极化:管理和专业性技术等高薪、高技能岗位及餐饮、个人护理等低薪、低技能岗位需求增加,而中等技能和中等收入水平的工作岗位下降,出现社会"空心化"现象.工作和收入极化改变了传统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秩序,代表民粹主义的极右翼政党纷纷上台,以激进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打破了全球治理秩序.我国对新技术革命的后果应当予以充分关注,既要保证以技术革命推动高质量发展,又要采取措施化解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极化风险.  相似文献   
85.
文章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了水平及垂直行业外资进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单位劳动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水平行业外资进入显著推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单位劳动成本,下游行业外资进入则有利于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单位劳动成本,而上游行业外资进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单位劳动成本没有显著影响。路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水平行业外资进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单位劳动成本的推升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对中国同行业制造业企业的人均增加值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技术挤出"效应;分外资类型回归结果表明,水平行业港澳台资企业进入的负向"技术挤出"效应要远强于外国投资企业。实证结果表明,规范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秩序,强化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上下游行业企业之间的垂直产业合作关系,可以缓解外资进入给中国制造业企业单位劳动成本带来的上涨压力,并且有助于发挥引进外资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6.
张舒 《活力》2008,(1):47-48
战略是企业发展成功的必要条件。企业有战略不一定就成功,但缺乏战略一定不会长久。战略原意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谋略。战略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探求并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制胜之道。笔者认为,企业发展战略可以定义为:企业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外因素的分析评价下确立企业的根本性长远目标并为实现其目标而采用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行动指南。战略的本义是对企业发展中体现其整体性、长远性和根本性问题的谋划。战略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相对的和与实践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87.
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文化的象征。文化符号是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内容。从文化符号的经济内涵出发,探讨文化符号的扭曲现象,并运用2002—2012年54个重点旅游城市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以文体娱从业人员和外国游客衡量的文化符号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且有关城市文化符号特征的控制变量,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近代史迹也对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城游名录、对外开放度和革命纪念地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而通商开埠的影响又具有不确定性。以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为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也证明了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将产能利用率在生产侧与消费侧进行分解,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产能过剩指数,并考察了技术进步偏向、投资比重等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受生产侧与消费侧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影响,中国工业总体产能过剩现象呈现下降趋势;生产技术偏向于资本,导致生产过程中偏爱资本投入,加速了投资对产能过剩的恶化程度,这在重工业行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纠正生产过程的要素使用偏好,有利于缓解当前的产能过剩现象。  相似文献   
89.
淮海经济区城市网络结构及优化发展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的背景下,高速流动的经济和信息促使城市网络成为区域组织模式和空间结构的重要动因。文章构建了基于经济联系绝对强度、经济联系相对强度和信息联系强度的三种城市网络模型,从网络密度、特征向量中心度、核心—边缘结构、凝聚子群等角度,探究了2000—2015年淮海经济区经济和信息联系的城市网络结构。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的经济联系绝对强度、经济联系相对强度、信息联系强度等网络密度分别以34.09%、30.35%和46.02%的年增长率迅速提升;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为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宿迁市,次核心城市为盐城市、泰安市和枣庄市,无论是经济联系绝对强度、经济联系相对强度,还是信息联系强度,徐州均是淮海经济区的首要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区内"小组团"现象明显,存在4个地方性城市子群,分别是徐蚌组团、东部沿海组团、鲁南组团和西部协作组团。最后,提出推进淮海经济区城市网络结构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0.
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银行函证数字化平台,能够提高货币资金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效率.本文从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银行函证数字化平台设计思路与迭代方案着手,在分析以区块链技术构筑的银行函证数字化平台相对于传统银行函证作业模式的创新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区块链结构性分层逻辑的银行函证数字化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