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473篇
  免费   760篇
  国内免费   381篇
财政金融   29528篇
工业经济   5128篇
计划管理   29105篇
经济学   21436篇
综合类   8620篇
运输经济   1453篇
旅游经济   129篇
贸易经济   23194篇
农业经济   41352篇
经济概况   2792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9篇
邮电经济   633篇
  2024年   395篇
  2023年   1601篇
  2022年   1146篇
  2021年   1632篇
  2020年   2115篇
  2019年   1859篇
  2018年   944篇
  2017年   2012篇
  2016年   2878篇
  2015年   4363篇
  2014年   10501篇
  2013年   9319篇
  2012年   11857篇
  2011年   12557篇
  2010年   11331篇
  2009年   12281篇
  2008年   13382篇
  2007年   11030篇
  2006年   10411篇
  2005年   10227篇
  2004年   9132篇
  2003年   9769篇
  2002年   7709篇
  2001年   6706篇
  2000年   5677篇
  1999年   2147篇
  1998年   2297篇
  1997年   2340篇
  1996年   1921篇
  1995年   1489篇
  1994年   1245篇
  1993年   1083篇
  1992年   1193篇
  1991年   1326篇
  1990年   1136篇
  1989年   887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151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0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测算各地区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分析其比较优势并找出不足以便弥补差距,促进各区域农业科技配置能力的提高,为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省级农业科学院作为各省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分析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09—2016年相关数据,遴选了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计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运用NRCA模型定量分析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益的比较优势。[结果]山东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甘肃、江苏、青海农业科学院分别在农业科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结论]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区域差异十分明显,但区域格局变化不大,且大致与各地区经济实力相吻合;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高的农业科学院大多在农业科技物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2.
以农业发展进程的重大革新制度为研究对象,辨证分析发展决策,依次考察了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在不断改革发展中前进.最后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3.
在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学习型"体系框架、推进"服务型"一体化建设、完善"创新型"机制等措施,逐步形成"三型"协作、优势互补的新格局。高校学生党支部以"三型"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引领学生党员在"学习"中筑牢思想根基,在"服务"中巩固群众基础,在"创新"中提升能力水平,全面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  相似文献   
24.
当前,装备在役考核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针对基层部队在役考核"考什么""怎么考"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主要从在役考核准备、组织实施、总结分析三个方面阐述基层部队如何组织实施装备在役考核,为下一步基层部队开展装备在役考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鉴于70年的中国农业与工业化一直相随同行,按照农业与工业相互促进的关系,可将过去70年的中国农业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农业70年是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过程中发展和壮大的70年。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农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地支持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并进入农业现代化的快速通道;中国农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农民集体所有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市场化经营。这对于今后进一步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有极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6.
27.
从自我提升视角出发,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分析组织支持感影响员工创造力的过程机制,相对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以及情感承诺与创造力之间的曲线关系。基于458份企业员工与主管的配对样本,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组织支持感显著正向调节了组织支持感与情感承诺之间的关系,情感承诺与员工创造力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情感承诺在组织支持感与创造力关系之间起到了瞬时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对组织支持感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的分析,深化了情感承诺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的检验。  相似文献   
28.
29.
30.
研究目的:剖析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的关系,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先后历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所有、家庭经营"、改革开放前期的"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到改革开放后期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经营",再到现阶段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和多元经营"4个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既遵循人口与土地关系、生存与发展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大逻辑,又遵循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逻辑"、农业经营制度的"生产逻辑"等小逻辑。研究结论:为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需加强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经营制度联动改革的制度设计,发挥要素、组织和制度的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