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1篇
工业经济   516篇
计划管理   145篇
经济学   67篇
综合类   49篇
贸易经济   234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98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01.
周雪梅 《浙商》2007,(14):66-67
“这场官司胜诉的意义在于对侵权的认定,而非‘中国蚂蚁’赢了‘美国大象’,更不是300万元的赔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批判了以公司品牌、商品名称或个人姓名冠名于公共设施领域(physical public domain)的现象。文章指出,政府机构推行的冠名权政策及实践、商标法与公开权法理三者之间存在着未被意识到的公共政策的冲突。文章认为,冠名行为往往使公共资产遭到不民主、不公平、不合法、不适当的私用,并构成一种受迫性言论(compelled speech)。文章认为可以采用替代机制来选定公共设施的冠名。  相似文献   
103.
一、品牌与商标1.品牌是商标的"升级版"——有了商标,可不意味着有了品牌商标的产生是比较简单快速的,创意或选用特定的文字、字母等要素,形成固定式样,只要具有独特的显著特征,不违反商标法的绝对禁止性规定(使用国旗、国徽等),哪怕没有美感,一个商标就诞生了,一个人一支笔,即足够。这个过程叫做商标的"创意和设计"。但是,从商标到品牌,企业还需要在产品、技术、营销、售后、企业管理、商业模式等所有环节下大功夫,  相似文献   
104.
企业名称和商标权的法律冲突是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一种。企业名称权和商标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在立法、授权和管理上存在着不同。解决企业名称和商标权之间的权利冲突,应当在立法上对两者的保护制度进行改革、企业自身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司法实践中坚持一定的纠纷处理原则。解决权利冲突既要靠法律制度的完善,也要靠企业自身保护意识的提高,同时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变革。  相似文献   
105.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国际贸易中的商标平行进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平行进口(在美国称“灰色市场”)是指当地已有知识产权拥有者或经知识产权人授权的代理商,而未经其许可,其他贸易商仍从国外进口有关产品的做法。例如:经乙国知识产权人B的许可,某A在甲国享有某种产品的知识产权,同时C在丙国也取得了相同的权利,如果甲国的D未经A的许可从丙国进口该种产品,那么这种进口则构成平行进口。上图表示的只是一种典型的平行进口,此外还有其它类型的,如丙国根本就没有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而C未经许可地制造并出口等。根据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原理,知识产权只是保护产权人独占的制造权(包括把有关产品…  相似文献   
106.
"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竞争,拥有市场的惟一途径是拥有具备市场优势的品牌."人们的品牌意识日趋强烈,但不管是市场营销者还是品牌资产评估机构,在具体操作上,都不尽如意.文章认为品牌资产、商标权和商誉的正确辨析是做好品牌管理和品牌评估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07.
实践中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大量存在,影响了市场竞争秩序。而目前相关法律的缺位使对二者冲突的防范和调整在司法实践中比较混乱。本文探讨目前解决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可以选择的途径。提出适用保护在先权利的原则、制定司法解释、加强对驰名商号和商标的保护、建立防范措施等解决冲突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8.
驰名商标淡化行为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向阳 《商业时代》2006,(20):24-25
商标淡化侵权行为作为商标侵权的特殊形式,具有与一般商标侵权行为完全不同的特质。只有对淡化行为的性质加以明确的界定,才能够科学立法,有效规制淡化行为。  相似文献   
109.
何鹏 《中华商标》2014,(2):46-50
正一、问题的引出酒瓶回收,本是啤酒生产行业的常态,符合国家政策的倡导和行业惯例。然而,最近的几起案例却将"酒瓶回收"行为推向了商标侵权的风口浪尖。湖南省高院终审的"重啤"案[1]和上海市一中院初审的"百威英博"案[2]对回收利用标有他人商标的旧酒瓶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做出了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10.
白帆 《中华商标》2014,(4):45-49
案情 2011年3月15日(以下日期均为同年),深圳市固特铝合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特公司)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辉煌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煌公司)、杨小平三方共同订立商标专用权转让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