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02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45篇
财政金融   3435篇
工业经济   611篇
计划管理   10799篇
经济学   4516篇
综合类   1323篇
运输经济   153篇
旅游经济   15篇
贸易经济   3609篇
农业经济   10522篇
经济概况   6375篇
信息产业经济   38篇
邮电经济   2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503篇
  2016年   663篇
  2015年   1174篇
  2014年   2921篇
  2013年   2434篇
  2012年   2913篇
  2011年   3142篇
  2010年   2963篇
  2009年   3002篇
  2008年   3224篇
  2007年   2285篇
  2006年   1993篇
  2005年   2044篇
  2004年   2311篇
  2003年   1875篇
  2002年   1267篇
  2001年   1069篇
  2000年   808篇
  1999年   343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土地流转、户籍制度改革与中国城市化:理论与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研究》2017,(6):183-197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在考虑到劳动力异质性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城市化的关系。为此,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农村和城市两类异质劳动力以及农村和城市两类区域用地的内生城市化模型,引入土地流转和人口迁移的限制,研究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对城市化和居民福利的影响。模型理论分析表明:(1)在严格的土地控制和户籍限制下,只有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会迁往城市;(2)无论是允许土地流转还是户籍制度松绑,将有更多农村劳动力迁往城市,城市劳动力产出增加,农村劳动力福利大幅改善,城市劳动力的福利仅有少许下降,城市化率提高。反事实检验发现:允许1单位农村"宅基地"流转置换为0.5单位城市建设用地,则2000年和2011年城市化率比实际值分别提高1个和2.5个百分点;若劳动力摩擦程度整体下降0.3个单位,则2000年城市化率比真实值提高2个百分点,2011年提高3个百分点。本文的政策启示为: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松绑的联合改革能够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及促进城市化红利的共享。  相似文献   
992.
研究目的:从经济增长贡献和人口用地公平出发,构建区(县)建设用地指标配置评价体系与方法,以南京市进行例证分析,为改进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提供思路与建议。研究方法:C-D生产函数、协调度分析、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2006—2014年建设用地扩展对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低于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地区经济增长对土地总体依赖度持续降低;(2)不同区(县)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明显差异,建设用地指标过度配置和配置不足现象并存,区际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率提升空间大;(3)从常住人口总量与建设用地总量来看,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公平性较高,但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变化率的关系显示建设用地指标地区间配置公平性需要提升。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所处发展阶段与主体功能定位,兼顾经济效率与地区公平;(2)应引进价格竞争和绩效竞争,提升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小农户合作生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小农户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方法]首先分类分层确定样本县、样本村,随机分类确定样本户,然后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农户数据,并利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模型对农户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结果](1)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种植结构单一,非农收入比重高,农业兼业化严重;(1)描述性分析表明,土地规模、人均农业纯收入、农机、农业社会化服务、县域经济、土地转出意愿对农户合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家庭人口数量、非农收入对农户合作生产影响为负;(2)Logistic模型分析表明,对农户合作生产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非农收入、农业社会化服务支出和土地转出意愿。[结论]小农户合作生产意愿一般,农业社会化服务支出、土地转出意愿对小农户合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对农户合作生产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商》2015,(32)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因此,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其次从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分析我国宏观政策环境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后提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一些政策建议:加大信贷监管力度,完善税收制度,优化土地供应制度及健全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等。  相似文献   
995.
农村新增集体成员和原有集体成员一样,都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都有权承包集体土地、享受集体土地承包权益。新旧《农村土地承包法》均对此有所规定。但实践表明,基于利益驱动和制度漏洞,相关法律规范并未得到很好地实施,没有合理实现新增集体成员的土地权益。保障农村新增集体成员的土地权益,应当实施"增人有权益、减地有规则"的政策,建立土地保障和货币保障并行的实现机制,同时明确农户内部的成员权益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996.
地籍登记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支持地籍登记工作实现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系统基于C/S架构进行开发,以绥中县为例,建立农村宅基地数据库,集成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宅基地信息的基本浏览和查询,实现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当前登记信息平台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利的确立问题,是当前农村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运营效果的根本措施和制度。分析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详细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在推动社会发展、推动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由于缺少必要的空间规划,乡村空间使用以及土地整治工作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发展不平衡,这严重影响了乡村地区的发展与建设,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对乡村空间进行重构,并通过土地整治等方式,提高乡村用地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可以实现平衡发展。文章对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的意义进行分析,探究当前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土地整治的角度出发提出推动乡村空间重构的策略,最后探讨乡村空间重构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