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47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46篇
经济概况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多时点TM影像解译数据,运用遥感和GIS方法,研究了太湖流域近18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此基础上,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流域内2000-200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蒋影响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9个因子分别归纳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82.
太湖沿岸传统型环境利用与沿岸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琵琶湖环境开发利用对地域环境、地域居民生计影响的分析,结合太湖沿岸农村环境利用变迁的实例,论证太湖沿岸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如何发扬沿岸“因地制宜、相互依存”的传统型境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83.
将生态削减方法与工业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削减方法结合起来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提出了湖泊流域内的营养盐初始削减指标的优化分配模型,寻求流域内各地区的最优削减量,通过转移费在各地区间为初始削减指标的转移进行补偿。本模型的优化解可以充分发挥流域内地区间、部门间营养盐削减的成本优势,可以促进地区间、部门间营养盐的合作削减,降低流域内营养盐削减成本。实证研究表明,该优化模型切合我国湖泊流域的实情且具有很好的优化效果,如将该优化模型用于太湖流域的氨氮削减,可在2005年节约削减成本10 540.08万元人民币,节省比例高达16.6%。  相似文献   
84.
植物性食物的生产是一种人类重要行为模式,与整个史前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太湖流域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考古遗址的孢粉、植硅体和大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分析,形成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全新世以前,该区域很可能有野生稻分布;稻作农业发生、发展于全新世大暖期(7900-4400 BP);距今7000年前,水稻在太湖流域即以驯化稻形式存在;马家浜文化以后水稻栽培技术取得明显进步。第二,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时期,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体系渐趋完善,水稻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植物性食物的种类多样化。第三,植物性食物资源组合复杂化,既有谷物类的水稻,也有瓜果类的甜瓜、菱属等和可能作为蔬菜类的食物;植物性食物资源分布呈现区域一致性,又不乏地方性差异。第四,史前太湖流域在波动的环境体系中,稻作农业体系和考古学文化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5.
印染是纺织行业的重要生产环节,印染行业是江苏省太湖流域传统优势产业.在太湖流域资源承载力有限的大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设定印染行业环保准入条件对于行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项目布局、促进太湖流域污染物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国家及江苏省对于太湖流域印染项目的环保要求,全面分析了目前流域内印染项目的准入门槛,分析了其中存在...  相似文献   
86.
基于InVEST模型的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骏宇  刘钢  白杨 《水利经济》2016,34(2):25-29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全球水生态系统现状不容乐观。以太湖流域为例,采用In VEST模型,动态评估了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太湖流域2000年水源涵养总量为320.50亿m3,高于2010年的314.18亿m3,相应经济价值分别为1 958.48亿元和1 919.86亿元;太湖流域2000年与2010年的水源涵养量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为:Ⅷ区Ⅰ区Ⅸ区Ⅲ区Ⅴ区Ⅵ区Ⅳ区Ⅶ区Ⅱ区。进一步剖析对影响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气候因素以及土地利用/覆被因素直接影响了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总量与空间分布规律,而社会经济特征则是影响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的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87.
《江苏科技信息》2019,(33):73-76
随着新《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实施,江苏省太湖流域印染行业亟须产业转型升级。文章通过梳理江苏省太湖流域印染行业企业环境保护状况,分别从清洁生产水平、污染防治与控制措施、环境监管等方面分析太湖流域印染行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适应当前环境保护管理要求的行业环境问题综合整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治理太湖水平,通过梳理十三年来太湖治理的现状,分析得出当前太湖治理依旧存在蓝藻呈持续爆发态势、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区域协同机制尚待完善、未妥善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基于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从坚持创新的角度,综合利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手段,提出太湖治理可以从智慧监控、智慧政务、智慧决策三个方面突破治理瓶颈,实现科学治太、精准治太.  相似文献   
89.
本文在太湖流域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利用联立双变量Pr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分析农户施用有机肥和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施用商品有机肥与施用农家肥之间存在互补效应;与信息可得性相关的因素,例如是否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农业技术培训经历、农业信息渠道、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知晓度、是否收到过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卡等,是影响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
建议太湖流域地区氨氮、总磷交易指导价格确定为:工业企业氨氮指标交易指导价不低于13960元/吨,总磷指标交易指导价不低于41612元/吨;在政策实施初期,建议第一年最高交易价格增量控制在初始分配价格的20%以内;第二年及以后最高交易价格增量应控制在上一年平均交易价格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