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5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8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零零散散,总是不断会有新的信息和事物刺激营销人的大脑。下面三个趋势,对于关注女性营销以及奢侈品营销的人士,都不容错过。年轻富有女性值得关注日前,美国运通公司针对90万张年交易额40亿美元,年度消费额达620亿美元的运通卡进行了追踪分析,并得出如是结论:在推动经济复苏的消费力量中,年轻富有的女性正发挥着领导作用。这些女性在慈善、孩子和健身等方面的需求增长远高于其他人群。  相似文献   
73.
浅议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门槛过高 中国仍旧处于发展阶段,总的来说,高收入客户所占比例相对较少,从目前拥有的品牌看,服务门槛比较高,满足这一门槛的客户不多,这就使得供需出现不等。如:建行的“乐当家”理财卡,要求在建设银行存款要达到20万到50万元,或每年的消费额要达到要求的数额。  相似文献   
74.
浅谈我国信用卡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经济论坛》2010,(9):138-140
目前国内信用卡推广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多数银行没有对市场进行科学细分,而是盲目追求发卡数量,我国信用卡数量以80%以上增幅递增,但是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种粗放的发卡方式效率低而且会增大银行坏账风险。本文基于发卡数量和有效卡数量对消费额的作用做了实证研究,并对我国信用卡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做了评析。  相似文献   
75.
鄢玲 《江苏商论》2020,(2):75-79
2018年,日本外国游客突破3119万人次,为日本带来45189亿日元的产值,旅游业已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自2015年开始,在日游客人均消费额逐年下降,游客在消费上呈现出新的动向与新的变化。通过归纳、总结日本各界在此背景下,在提高外国游客人均消费金额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呈现出的特点,可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正>安全、效果显著雪伊姿祛痘产品应运而生几乎95%的中国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青春痘",其中55%常年长痘,33%因使用不正确的祛痘方式留下痕迹。祛痘消费额在最近三年,已经增长了800%,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各大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很快,发卡量和消费额都在大幅度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信用卡违法套现案件也时有发生。目前。持卡人如果通过柜面或ATM机进行信用卡透支取现,银行一般每日要收取万分之五的利息,折合成年息高达18.25%,再加上2%左右的手续费。持卡人的取现成本十分高,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就出现了信用卡套现。笔者拟结合日常工作实际,通过对信用卡套现的方式、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谈谈如何预防和制止信用卡套现问题。  相似文献   
78.
《糖烟酒周刊》2005,(8):A016-A016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在南京市餐饮近100亿元的消费额中,商务用酒达到近15亿元。“商务酒”渐渐成为酒类的“新战场”。  相似文献   
79.
在市场需求的作用下,超市和大卖场的发展迅速,无论是消费额还是其他的数字,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百货业的市场份额则相对缩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80.
张超 《中国报道》2013,(2):26-28
消费市场被节假日概念超前布局,传统的节假日开始"旧瓶装新酒",凭借装饰物、吉祥物营造节日氛围,然后用打折促销为市场造势,进而让节假日成为消费者和经销商共同的狂欢节。消费主义正在我们身边慢慢发酵。若遇到"节假日"这个催化剂,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无论是传统的节日还是电商新造的促销节,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去境外消费,节假日的购物范围和消费方式都在发生悄然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