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648篇
工业经济   119篇
计划管理   1138篇
经济学   570篇
综合类   586篇
运输经济   122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1013篇
农业经济   140篇
经济概况   918篇
信息产业经济   8篇
邮电经济   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630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对新疆吸引FDI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统一。国务院将根据新税法制定实施条例,对有关规定做进一步细化,并与新税法同时实施。那么,新税法颁布实施后会对新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下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拟着重论述这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2.
浅析反洗钱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钱犯罪发展至今,已成为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试通过对洗钱犯罪以及国际和国内的反洗钱立法的阐述分析,对其作一个较为清晰的法律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公约、条约及外国立法经验,对我国防范及惩处洗钱犯罪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3.
行政犯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犯罪的概念源于古罗马法中自然犯、法定犯概念,关于行政犯罪的性质在理论上有不同的观点。立足于我国立法和社会现状提出了以下观点:行政犯罪应当归属于行政法研究范畴;行政犯罪应当包括劳动教养行为、治安处罚行为及刑法中的轻微犯罪行为;行政犯罪应当承担行政刑法责任。  相似文献   
84.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被称为三大公害之一(吸毒贩毒、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因此,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密切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在阐述青少年犯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其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5.
在校学生犯罪率的不段上升,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预防、减少在校学生犯罪,学校责无旁贷。本文通过对 在校生犯罪情况的分析,探讨了构建三大"育人网络"作为防范对策的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86.
我国所得税会计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基本上都是移植而来,对它们的吸收、消化还很不够。长此以往,将会对我国所得税会计实践产生消极影响。本对经营所得和资本利得、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混合制等基础概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87.
胡晨  方颖 《中国信用卡》2023,(11):86-89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犯罪呈现犯罪人员去中心化、技术性强、犯罪活动跨境、犯罪人员众多等新态势。笔者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发现,由于信息网络具有强渗透、快传播等特点,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大肆散播兼职广告,将犯罪工具商品化、服务化。  相似文献   
88.
在“流量经济”与“用户思维”加持下,传销形态已发生异变。对于裂变营销属性的认定,应当通过非法传销的实质解读,提炼出传销的元模型,将具有非法传销外观的营销创新予以剥离,形成“拉人头+团队计酬”以及“收取入门费+团队计酬”的二元类型。同时,借助缓和的违法一元论,透视裂变营销中传销违法向传销犯罪的转化逻辑,明确二者之间“质”与“量”的区别。当本罪与诈骗犯罪或集资犯罪发生竞合时,应当充分发挥想象竞合的“明示机能”实现全面评价,并择重处罚。  相似文献   
89.
《拜-杜法》与美国的国家专利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了美国早在1980年颁布的一项专利修正法案(简称《拜-杜法》),认为它是美国国会在过去半个世纪中通过的最具鼓舞力的法案,如果没有这项法案的颁布实施,就没有美国今天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的繁荣局面。《拜-杜法》的核心是规定由政府经费支持获得的发明专利,原则上归发明者所在的研究机构所有,并且给发明人以奖励,这极大地促进了美国专利事业的发展并有助于造就当今美国的科技创新局面。这一法案的意义就在于,它把所有在政府财政支持和帮助下完成的发明和发现从实验室里解放了出来。可以说《拜-杜法…  相似文献   
90.
侯大立 《江南论坛》2003,(12):25-26
金融犯罪通常指《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五节的金融诈骗罪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中的骗购外汇罪,共涉及34个罪名。由于金融犯罪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我们在办案中也遇到了一些法律适用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