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4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74篇
工业经济   32篇
计划管理   1039篇
经济学   519篇
综合类   117篇
运输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263篇
农业经济   2395篇
经济概况   68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作为破坏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的基础因素,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在乡土改革的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形式。由于受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影响,其所表现不再单纯以耕地的直接毁坏为追求,而是更多地关注到可以导致耕地毁损的原因上。实践中,要想实现对于非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更好控制,就必须了解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并通过对其犯罪类型的把握,找出犯罪的原因,从而能够有所针对的对其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2.
《时代金融》2014,(6):10-10
目前,由安徽农民、浙江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等联合推出的“首个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开始启动,这一投资项目被形象地称为“耕地宝”。  相似文献   
133.
基于免疫机理的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科学识别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和Elman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1)构建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评定指标体系,得出黑龙江省警情1995—2014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警度从"无警"上升至"轻警",再至"中警",说明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的评价结果可凸显评价对象之"优、劣"特征;(2)引入Elman神经网络构建耕地系统安全警情预测模型,测试拟合精度在0.97以上,预测结果可靠,表明未来20年黑龙江省警情将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警度在"轻警"与"中警"之间。研究结论: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研究,可为省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4.
高阳 《今日重庆》2014,(13):62-64
十年光景翻天覆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又到一年多姿多彩的时节,记者来到梁平县西北部的仁贤镇五一村。  相似文献   
13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不仅是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加大耕地质量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全面启动耕地质量保育工程,从源头控制农田污染,不能仅仅守住耕地数量红线而忽视耕地质量红线。  相似文献   
136.
甘肃省耕地质量等别特征与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清甘肃省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地区差异,整体把握全省耕地质量状况,以期为耕地保护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基于Arc GIS 10.0软件,以2015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县级数据和省级汇总数据为主,采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法研究了省域范围内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采用对比研究法、分类统计法分析了全省、各市州及各区域的耕地质量状况。[结果](1)甘肃省存在4个中等质量耕地分布区域。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下的中等质量等值区逐渐缩小:在陇南逐步向东南方向缩进,在河西走廊逐步由张掖向西北缩进,在兰州白银一带由带状区域缩小至零星区块;(2)全省耕地质量分布在8~15等,平均为13.1等,比全国耕地平均等别低3.1等;(3)各市(州)和各二级区耕地质量等别差异明显,中等地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低等地集中在陇东和陇中地区。[结论]甘肃省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基于耕地质量的耕地保护策略值得决策部门进一步关注,应持续研究耕地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态势并在评价过程中考虑"土壤污染"因素。  相似文献   
137.
沈阳城市周边耕地多功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探索城市化影响下城市周边耕地多功能的现状,分析其空间差异,为耕地保护及城市周边耕地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耕地的生产、生态、社会和景观4个功能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加权求和法计算单一功能和多功能值,并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对沈阳城市周边50个乡镇(街道)的耕地多功能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沈阳城市周边耕地的多功能性空间差异较为明显。生产功能远郊平原区最强,远郊山区和近郊区较弱;生态功能总体偏弱,个别乡镇较好;距离城市越远,社会功能越强;景观功能近郊区较强,远郊区较弱。(2)耕地的生态、社会和景观功能主要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生产功能受地形和距市中心距离的双重影响,而多功能则受地形、距市中心距离及各乡镇(街道)耕地主导功能等的综合影响。(3)沈阳城市周边的大多数耕地以农业生产为主导,景观文化功能整体相对较弱。近郊区耕地生态功能所占比重较大,但社会功能比重较小,远郊区则与之相反。[结论]沈阳城市周边耕地多功能性空间差异较为明显且不均衡,应科学规划城市周边耕地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协调耕地各功能的关系,促进耕地多功能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8.
139.
这些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重大成就。1978年的城镇化率为17.9%,2012年达到了52.6%。两亿多农民从耕地上解放出来,转到二、三产业中就业,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0.
正围绕中心,找准定位,推进改革,夯实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和总动员。姜大明总督察关于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辅导报告等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要求,给土地督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完善和优化土地督察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找准定位,推进改革,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