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142篇
工业经济   59篇
计划管理   283篇
经济学   545篇
综合类   256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313篇
农业经济   63篇
经济概况   322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非理性投资行为与理性投资者的套利行为,行为经济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是存在严重分歧的,可以将其归为"行为范式"与"理论范式",见表1.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若金融产品的价格偏离均衡价格,这时候对价格高者做空头并同时对价格低者做多头,就会套取无风险利润.不过,这种观点受到了行为金融学派的质疑.[注]本文系"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M200610037007)"、"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校计划项目"、"北京物资学院证券期货创新与应用科研创新团队"资助.  相似文献   
152.
153.
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位名叫罗文的人,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相似文献   
154.
文章通过中西方管理文化比较,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构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要基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中国自身的管理实践.提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以理服人,注重人性,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5.
企业理论的发展已形成以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和组织经济学为基础的多学科林立的格局,为家族企业研究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范式,并推动国内民营企业研究进程.当前,民营企业在产权结构和治理形式方面普遍存在家族化现象,即所谓古典锁定.这一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出现大量的研究文献.本文从研究范式的角度对当前民营企业家族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归纳,揭示出此类文献的理论线索和经济逻辑.  相似文献   
156.
魏晋风度包括魏晋时期的名士风度,是魏晋名士的外在容貌、举止、言谈、风姿、态度和内在精神、气质、个性、才华、气度的有机统一,本文力图从魏晋名士的行为方式、个性特征、价值取向、人格追求、审美理想等方面来探寻其精神本源。  相似文献   
157.
姚磊 《理论观察》2008,(5):132-133
社会生物学一经问世便在学术界便引起激烈的争议,引发争议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生物学”的定义、词源与达尔文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太多的瓜葛,且该理论中对基因特性的分析以及对生物有机体的阐述也确实有悖于人类伦理;社会生物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各不相同,硬将社会生物学范式统筹社会科学范式势必会加剧范式问的冲突;社会生物学太过强调决定人性的生物因素,忽略了人性形成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有悖于人们对通常意义上“人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8.
文化管理范式,是组织管理领域的一次革命。本文重点分析了文化管理范式产生发展的条件、价值观、原则和方法,强调管理理念应该进行一场从价值观到方法论的系统革新。  相似文献   
159.
在当今中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的管理范式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既有与当今国际先进管理范式接轨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管理范式,也存在着大量的手工作坊式的管理范式,由此而产生了中国管理理论“丛林”愈演愈烈。如何理清已有管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解释各种管理范式的有效性,是目前管理学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0.
西方旅游研究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交叉学科研究、80年代的多学科研究和90年代的系统研究方法的范式转变过程。进入21世纪,后学科旅游研究方法开始浮现并受到旅游研究者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赞同。对西方旅游研究范式转变的原因和社会背景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并指出,后学科研究范式因其生成新知识的强大潜力,特别有助于推进旅游学成为一门更具严谨性和学术性的学科,我国旅游研究者也应当加以关注和建设性地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