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62篇
工业经济   125篇
计划管理   194篇
经济学   499篇
综合类   215篇
运输经济   21篇
旅游经济   22篇
贸易经济   386篇
农业经济   38篇
经济概况   39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10年来长三角的政府公共投资(分配)过多地流向了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使这些城市的人均公共资本拥有量大幅上升,从而引发了其边际生产率递减情况的发生。但它们的资本利用效率或技术创新水平没有明显提升(或下降),不足以抵消其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的趋势。对这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公共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意义已经在数量上表现得不明显,但对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且资本边际生产率呈递增态势的长三角外缘中小城市而言,公共投资却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2.
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三次转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系统提出和阐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标志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了第三次转向,即从局部区域优先发展战略转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次战略转向是建国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新战略具有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战略目标,以区域协调机制的构建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等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43.
We examine how offering digital content affects demand for print magazines. Using a searchable website archive, we measure the digital content offered by a sample of US consumer magazines from 1996 to 2001. We find strong evidence that digital content cannibalizes print sales. On average, a magazine’s print circulation declines about 3–4% when it offers a website. However, the effect varies with the type of digital content offered. Offering digital access to the entire contents of the current print magazine reduces print sales by about 9%. We find no evidence that digital content complements print magazines. These results are robust to including controls for unobserved magazine, category, and time effects, as well as controls for the impact of contemporaneous price changes and other factors.  相似文献   
44.
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法人绩效比较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本文运用累积分布曲线分析经济普查数据发现,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法人相比,前者装备一个劳动力所需的资产量更多;前者的财务和经济效益比后者差;进入前者的投资门槛不比后者低。这些经验证据与大量理论和政策分析中的流行认识存在巨大反差。本文的经验发现提醒我们:在目前国情之下,大量资金投入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机会成本,大于投入制造业企业的机会成本。所以,服务业发展应该分门别类、实事求是地推进。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要途径的看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5.
本文运用大量的试验研究示范成果,阐述了生态林业对高寒阴湿地区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开展生态林业建设是高寒阴湿山区解决燃料,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6.
在界定中国保险业范围经济内涵的理论基础上,本文引入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构建了我国保险业范围经济的模型,首次对中国主要保险机构在1999~2004年间范围经济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财险业整体范围经济并不明显,个体差异较大,与资产规模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寿险业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范围经济现象,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弱;中国保险机构需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结构和市场有效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业务,开发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47.
殷毅 《现代财经》2007,27(2):77-80,F0003
目前的所谓“物流”不是经济学上的概念,而是管理学上“物流业”的概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是以近代物流业为核心建立起来的。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中国近代重要工业结构初现端倪,并且初步显现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当前,世界范围的现代物流业“革命”正在兴起,从近代物流业产生与发展中得到的一些规律性的总结,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赶上国外物流业发展步伐,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庸俗性表现的反思,可得出如下结论:(1)不能割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联系,而过分宣扬“经济人”或“理性人”的假设;(2)不能割裂经济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而孤立地研究经济。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不能仅仅研究其理论本身,还应研究其产生的思想和文化背景;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模式,不能过分倚重或迷信经济数量分析。对于中国的经济问题,必须放在中国的历史、思想、文化、民族心理等这样的大背景下来开展研究和寻求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9.
中国新型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工业化强调通过现代技术不断深度开发和广度拓展自然资源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利用价值,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利用,使中国工业从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和技术导向型."环境成本内化"发展模式的构建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它具体包括:建立"成本内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强化城市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50.
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影响评价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定量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实际GDP增长的影响不是线性变化的,对进出口影响的模拟结果与直观判断一致;人民币升值对就业不利,但下降幅度也是随着升值幅度的上升而提高。升值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会加大城乡差距。人民币升值对不同部门的影响不同,受冲击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对中国经济整体不利,而小幅度的升值的影响甚微。因此,既要避免大幅度的升值,又可适当地扩大汇率的浮动范围,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