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279篇
工业经济   50篇
计划管理   309篇
经济学   698篇
综合类   267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08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3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朱承亮  王珺 《技术经济》2022,41(1):24-32
企业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加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欧盟产业研发投资记分牌(2019)》和调研数据,从研发经费投入及结构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现状,并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已经是研发经费投入主体和执行主体;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具研发投资动力,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主体;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较高,但研发经费投资规模和强度低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我国企业科学研究经费布局明显低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严重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企业基础研究占比偏低与创新特性、企业使命、发展阶段、企业能力、体制机制等因素有关,新时代应重点引导和激励更多企业向"爱迪生象限"和"巴斯德象限"跃升。  相似文献   
82.
作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必须率先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以支撑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基于扎根理论,对11个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得到具体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联合体视角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熵权组合赋权模型对2016-2020年中国1827家A股制造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综合指数整体较低,企业转型升级水平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东中西部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且呈现扩大趋势;南北部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不存在显著差异,制造业为主的南部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水平较高;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受研发创新协同的影响较大,后者是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鉴于此,国家层面应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示范区企业支持政策体系;示范区层面应积极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培育高精尖人才科研团队、搭建智能化研究联合体为发力点;企业层面以示范区企业研究联合体作为新引擎,聚焦示范区企业核心技术难题,促进示范区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3.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总结企业内部控制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安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了企业内部控制依时间标准、内容标准的安定性分类,并对传统分类的安定性进行了细分析。  相似文献   
84.
自1986年提斯(Teece)提出配套资产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利用这一概念研究了技术创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探讨了理论界对配套资产内涵的界定,梳理了配套资产的获取途径、配套资产与创新价值分配、配套资产与构建企业合作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归纳了互补资产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类型、合作创新动机,以及利益分配的各种观点,并作出了评述。文中指出:核心技术的独占力量和商业化发挥有赖于配套资产的协助,面对制造、营销、顾客服务、财务资源等众多特质互异的配套资产的内部化与组织发展问题,企业不但需要清楚辨识配套资产的标的物,也需要以某些评估标准来决定连结这些资产的具体作法,包括:内部化、合资、联盟、授权契约和市场交易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8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转型期,企业群体的构成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现有资本市场的结构和制度安排主要服务于各行业中业绩稳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传统产业中的大中型企业,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无形资产比重大、业绩不稳定等特征很难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在国家提出自主创新战略背景下,研究资本市场如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部分国家高新区的调研发现,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些特征与资本市场和服务机构之间均存在一定的错位关系。为解决这些错位关系,提出了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6.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面临的策略选择是不同的,通过博弈模型的假设,分析了企业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的特点,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策略模式选择。从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的模型假设看出,竞争与合作策略选择是随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各自的成本,收益以及在市场上是否处于有利地位的不同而不同的。对于企业而言,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其面对的内外部环境是不同的,因此选择不同的战略模式,即选择不同降段的创新模式来实现各自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的国有、私营、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情况予以统计排序,并进行了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各省市内部国有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协调性,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在各省市的优先发展情况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各省市之间工业企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国有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符合中国区域经济东强西弱的总体特征;东、中、西部国有、私营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征:东部的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中部的外商投资_X=lk企业发展相对缓慢;西部的内蒙古、陕西、四川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相似文献   
88.
市场分割条件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竞争模型与规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市场分割条件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竞争模型,本文对全国性国有企业在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解释。全国性国有企业在参与区域竞争的过程中,具备一种区域整合的功能:它面向全体市场的决策与分别面向各区域市场的决策等价,全社会总剩余最大化目标也可以分解为各区域社会剩余最大化的子目标之和,在其效率较高的情况下,将迫使地方企业改进成本或者退出市场,而只有当地方企业有足够高的效率的时候,全国性国有企业才会选择退出策略。国有企业事实上可以作为一种内部规制工具对市场分割的负面效应进行一定程度的制衡,在明确规制规则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动态调整企业目标函数以实现整体市场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9.
本文描述了新加坡建设以知识为基础、创新为驱动国家所做的努力,尤其是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2010年间所出台的重大举措。在第四个科技五年计划结束、第五个科技五年计划即将启动的关键时刻,新加坡总结了前五年推动科技进步的成就,决定采取增加R&D投入,到2015年把新加坡R&D总支出提高到占GDP的3.5%等综合措施,并继续强力推行国家研究一创新一创业战略。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在企业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全球各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变化迫使企业重新审视其经营目标、发展战略以及绩效评价体系。文章在简要的阐述BSC和ABM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SC和ABM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架,并对其构架步骤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