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20篇
财政金融   303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208篇
经济学   335篇
综合类   19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54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2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Earlier studies of the seigniorage inflation model have found that the high-inflation steady state is not stable under learning. We reconsider this issue and analyze the full set of solutions for the linearized model. Our main focus is on stationary hyperinflationary paths near the high-inflation steady state. These paths are shown to be stable under least-squares learning if agents can utilize contemporaneous data. In an economy with a mixture of agents, some of whom only have access to lagged data, stable hyperinflationary paths emerge only if the proportion of agents with access to contemporaneous data is sufficiently high.  相似文献   
12.
开放经济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采用广义矩方法估计开放经济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结合中国现实选择工具变量。结果表明,使用混合成本作为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具有显著性,影响我国通货膨胀主要是资本成本与进口中间品成本;厂商定价行为既有前瞻性又有后顾性,但前瞻性处于主导地位,且价格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检验了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基于产出缺口的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存在性,进而分析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对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解释,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各地区的产出缺口,然后运用ARMA模型说明预期通货膨胀率形成机制,最后以通货膨胀率与其预期之差、外部需求冲击等作为解释变量对产出缺口进行回归,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较中西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更平坦,因而东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通货膨胀率持久性变化研究及政策含义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胀率持久性在通胀率动态研究中备受学界的关注,并且直接影响现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终解方程式。本文对我国通胀率持久性的统计特性做了严谨的计量检验和分析,应用“格点拔靴(自举)”中值无偏估计和Exp-Wald未知断点检验来捕捉我国物价波动持久性的特征。统计结果显示,通胀率持久性在高通胀时期走高,而在物价波动减小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显著减弱。我们讨论了这一发现对相关货币政策分析机制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并运用“Kalman滤波”方法估计1979-2004年间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产出缺口,然后根据这些结果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的影响、决定产出缺口大小的影响因素等,最后利用研究结果对我国2005年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货膨胀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发展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实证结果说明,在中国高通货膨胀会带来较高的福利损失,因此将通胀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对提高中国的经济福利水平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实时预测及菲利普斯曲线的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挺国  王霞  苏娜 《经济研究》2012,(3):88-101
本文从实时分析的视角,基于多种退势方法的产出缺口最终估计、准最终估计和实时估计序列,分别构建了四类预测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分析了产出缺口修正效应和滞后阶数变化效应对通胀预测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产出缺口在通胀预测中的作用及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胀预测中的适用性。研究结论表明,通胀率的实时预测效果要明显比基于最终数据的差,其中滞后阶数变化效应对实时预测精度的影响大于产出缺口修正效应;尤为重要的是,尽管在最终数据的预测分析中,产出缺口的引入能够提高通胀率的预测精度,但是在实时预测中,产出缺口没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产出—通胀"型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通胀实时预测中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国际间传导对我国影响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欧盟和美国的价格冲击向我国传导的总体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国物价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的结论进一步刻画了外国通胀冲击的特征.协整变结构检验证实了近年来通货膨胀国际传导效应显著增强.本文还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了通货膨胀的各条跨国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消费品和原材料价格传导路径非常通畅,而通过国际储备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渠道,以及总供给-总需求传导渠道不能得到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与金融形势指数FCI: 基于VAR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中的信息功能,经济学者们构造了金融形势指数FCI以反映未来产出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常规的FCI指数包括真实短期利率、真实房地产价格指数、真实有效汇率指数和真实股权价格指数.鉴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本文拓展了FCI指数的概念,考察了加入真实货币供应量的FCI指数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信息角色.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FCI指数可以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参照系;包含真实货币供应量的FCI指数对CPI通胀率具有更好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粘性价格为理论依据、以购买力平价的微分冲击形式为理论基础,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模型,本文对1992~2002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3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以定价汇率及其预测为标准,对1992~2003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根据模型与实证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