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95篇
工业经济   43篇
计划管理   141篇
经济学   310篇
综合类   52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20篇
贸易经济   236篇
农业经济   50篇
经济概况   11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951.
通过对美国“依托大学建立国家实验室”模式的考察,指出美国大学与国家实验室之间因激励结构互不相容而存在制度冲突,这种模式得以建立的原因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独特历史机遇。进入常规经济发展阶段后,这种模式开始面临管理绩效问题,美国目前正在尝试探索和建立“桥接机制”以衔接这两种不同的制度。揭示这种制度变革趋势,能够为中国依托大学建立国家实验室的政策实施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52.
以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梳理了美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解析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从法律、资金、政策与绩效4个方面归纳了促进成果转化的制度保障体系。最后,在总结美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实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指导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3.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健 《特区经济》2008,(5):301-302
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并与制度创新的作用相对比,得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第一推动力的结论。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未能成为我国企业有效推动力的原因,提出了我国企业突破技术创新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4.
着重研究了由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共同构成的制度二元结构对组织间非正式关系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并基于电子设备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是:不同类型的组织间非正式关系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不同影响,而制度二元结构能够对组织间非正式关系与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55.
甄红线  张先治  迟国泰 《金融研究》2015,426(12):162-177
现有文献对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大多采用了“黑箱”的分析模式,即从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来反向推断治理机制的作用。本文以代理成本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两类代理成本在终极控制权和制度环境与公司绩效之间的不同影响路径,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黑箱”内部的运作机理。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终极控制权集中能够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最终提升公司绩效;第二,现阶段我国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第三,终极控制权集中度和外部制度环境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制度环境水平低的情况下,终极控制权集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公司绩效。第四,国有终极控制权能够更好地解决第一和第二类代理问题,对公司绩效产生正的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我国当前尚不具备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的环境下,终极控制权集中以及国有终极控制权可能在现阶段发挥了投资者保护的部分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956.
957.
科技体制机制关系到协同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以及协同创新要素能否顺畅地进行集聚和合作,从而影响协同创新绩效。宁波创新资源基础薄弱,产业转型升级亟需依赖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在分析协同创新政府科技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框架设计,并从协同创新人才支撑、创新组织建设、科技服务平台支持、创新成果转化交易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58.
以往研究已经指出利益相关者会影响制度创业过程,但缺少对这一影响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的深入阐述。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制度创业研究的3个理论基础要素——场域、资源和合法性,并从这3个要素出发了阐释了利益相关者是如何影响制度创业过程的。研究结论对于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制度创业者如何借助相关策略获取资源和合法性具有一定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59.
刘晓光  杨连星 《金融研究》2016,438(12):17-31
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双边政治关系能否对东道国制度环境起到一定的优化补充效应?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双边政治关系与东道国制度环境间的交互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通过构建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环境差异等指标,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对东道国制度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化效应,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相反,双边政治冲突则表现出一定的恶化效应;第二,不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对东道国制度差异均起到了一定的补充效应,降低了东道国制度距离的阻碍,增强了企业海外投资的合法性;第三,进一步,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互补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效;第四,在较差的东道国制度中,双边政治关系的优化互补效应更为显著。基于上述分析,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程中,一方面要增强与投资东道国的互联互通,注重与制度环境差异较大的国家进行政治交流,同时要积极构筑企业自身的所有权优势,保障企业对外投资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960.
企业集团是新兴市场中的普遍现象。以创新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吸收能力、制度合法性对企业集团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企业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企业集团属性削弱了国际化程度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然而,追求制度合法性减弱了企业集团的这种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