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4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57篇
经济学   76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能否发现并利用知识演进规律对提升自身知识质量和知识创造能力尤为重要。引入知识隐匿和组织惰性,构建知识势差对知识进化影响路径的概念模型。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试图诠释企业知识进化实现过程的逻辑原理。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势差对知识适应进化和变异进化具有正向影响,对知识遗传进化具有负向影响。知识隐匿在知识势差与知识进化之间起着部分负向中介作用,组织惰性对知识势差及知识进化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2.
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京津冀1985—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目前三地172个区县的人均GDP数据,对京津冀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经济发展时间差异方面,以1992年为节点呈现前后分异,在此之前,三地水平大致相当,在此之后,三地经济逐渐拉开差距;经济总量的位次由高至低依次为河北、北京、天津。在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方面,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北京、天津高于河北省;东部地区、西南地区高于北部、西北和东南地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以中国19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O-B分解可以将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分解为特征效应与系数效应的优势,对中国寿险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寿险业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寿险业的发展同时受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二者不可偏废;第二,寿险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显著,且这一差异主要由特征差异引起。  相似文献   
44.
采用16PF人格问卷对某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生在人格各个因子中的平均标准分普遍处于中间水平,绝大多数高职学生人格发育正常,情绪稳定,活泼健谈;对人坦率真诚,善于体贴别人;思维敏捷,好学上进。但个体也存在一些差异,存在依赖性较强、竞争意识弱、缺乏远大目标、责任感不强等弱点。在专业、家庭所在地、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专业、性别、年级的交互作用对高职生的人格特征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5.
人民币外汇市场弱式有效性的鞅差分检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汇市场弱式有效是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因为它不同于其他市场的有效性,它直接关系到套汇、国际收支、外汇储备、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等各个方面。但是市场弱式有效的数学表述及其检验方法一直都有分歧,本文采用近年来比较常用的鞅差分检验,并用Kuan and Lee(2004)的方法来检验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弱式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和港币外汇市场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对其他货币外汇市场弱式有效性值得怀疑,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46.
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内陆地区而言,是抢占现代产业体系制高点、突破地理条件约束、挖掘自身区位优势的全新探索。应用双重差分法评估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对区域经济的作用,结果表明:航空港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贡献。同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通过航空港自身大量基础设施等投资实现的,但在短期内整合、带动区域其它资源禀赋方面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在此基础上,从长期着眼,对航空港本身在整合区域资源、改善区内资源禀赋方面提出建议,为其它省份通过航空港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产业转移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在产业转移路径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两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发生行为。将现有两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拓展到两类区域的产业转移,并运用产业转移势差模型,基于经济、产业、成本、交易成本和技术5个方面势差,建立产业转移评价指标体系,对两类区域产业之间的转移路径进行探讨。得出研究结论:①基于势差理论的两类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是对两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的扩展,将产业转移的“一对一”模式扩展至“一对多”模式,能更好地解释区域间产业转移发生路径;②以广东(发达类型区)对江西、湖南和安徽(欠发达类型区)三地的产业转移为例,广东至湖南的转移势差最小,相对于江西和安徽更不具有转移优势,通过对各子指标的调控,可以改变其转移势差,以达到改变其转移路径选择的结果。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推动我国两类区域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何莉 《财经科学》2010,(2):58-65
在构建对外贸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从外贸发展和外贸效益两方面衡量了中国的对外贸易质量。研究显示,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加速了技术进步、优化了产业结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贸易促进整体经济增长的同时显著地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就业推动作用有限且处于下降趋势,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地区差异等,为此,本文提出了改善中国对外贸易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既定数量的独立董事是大股东之间以法规要求作为约束条件博弈的结果,加上独立董事提名平均分配机制的存在,导致了独立董事数量的超额或不足.以2005年和2008年沪深证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公司为总样本的经验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超额的公司均衡点临近股东持股比例差的均值显著小于独立董事不足的公司.在考虑了其他相关控制变量后,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均衡点临近股东持股比例差显著影响独立董事数量.此外,控股股东性质和公司规模也对独立董事数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0.
行业因素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有效性是影响风险投资公司获利的关键因素。在借鉴国内外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风险投资评价决策程序中初步评价阶段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在高科技行业和传统行业项目评估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国内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在这两类行业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