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2篇
工业经济   23篇
计划管理   359篇
经济学   67篇
综合类   46篇
运输经济   112篇
旅游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170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41.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young people make sense of traffic risk. The study also aims to contribute to current theory by refining the concept of ‘sense-making of risk’. The focus is to explore, empirically as well as theoretically, how role-taking emotions can contribute to this particular area of research. In order to chart both the sense-making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respondents’ subjective sense of traffic risk, the present study used bot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s: the in-depth interviews comprised a total of 11 interviews with as many interviewees, while a total of 36 people were included in the eight focus group interviews. All interviewees were Swedish residents aged between 16 and 20. It is found that by adopting the perspective afforded by theory of emotion, it is possible to deepen our knowledge of individual sense-making of risk. Both primary emotions and role-taking emotions seem to be central to how young Swedes form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raffic risk. A focus on role-taking emotions reveals the value of indirect social interaction for the individual’s sense-making of risk in general, and adds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s sense-making of traffic risk in particular.  相似文献   
142.
介绍了Asterix Category 021协议的数据项内容、用户应用程序框架(UAP)的结构、 报文数据块的布局,以及ADS-B系统应用该协议的方式,分析了该协议的实例应用和协议报 文 的解析,提出了处理报文的思路。研究与分析结果可为如何使用Asterix Category 021协议 生成与解析报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3.
节假日县城交通流量急剧增加,给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节假日期间县城道路交通呈现出交通流量大、秩序混乱等特征。交通运输的系统性决定了交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各交通成分的和谐共处。为了更好的应对节假日县城交通流量剧增的挑战,基层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从道路交通秩序的规范、交通总量的削减、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等几个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工作,来保障节假日期间县城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44.
依据《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情况分析》及《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分析》,考量独立董事发言形式化成因主要有:缺乏独立的选人制度,经济不独立,责权利不对等等。为此,应设置更科学的选人机制,建立独立董事专家库;完善薪酬发放制度,从经济上解决独立性;完善责权利对等机制,督促其履行任职责任。  相似文献   
145.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store traffic and customer traffic flow on shopper spending in a single study. An analysis of Croatian hypermarket survey data indicates that store traffic alone does not adequately explain shopper spending. Instead, gross customer traffic flow and realized customer traffic flow are stronger drivers of money spent. The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retailing literature by clarifying the respective roles of store traffic and customer traffic flow. Recognizing the greater revenue-generating effect of in-store traffic flow, retailers should better design their store layout and merchandizing strategies to optimize traffic movement and boost stor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46.
贾海亮 《价值工程》2012,31(29):296-297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发展,交通拥挤已经成为目前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拥挤成因以及拥挤的不利影响,找出城市交通拥挤的症结所在。通过分析常发性交通拥挤与偶发性交通拥挤基本特性,制定相应的交通拥挤控制和疏导策略,并提出了交通拥挤治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7.
吴燕 《价值工程》2012,31(1):74
交通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物质生产活动和商品流通的支柱,也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8.
承凤鹏  吴慧敏  李悦 《价值工程》2012,31(20):65-66
在集约发展、新城市主义、混合用地等理论发展背景下产生的城市综合体,其本身就具有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城市综合体这个现代都市的新事物、新核心,其自身也有很多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需要进行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检验,其中交通问题就是一个比较重要而且复杂、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综合体的概念定义、分类进行梳理,其内外交通特性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对其交通组织布局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9.
高云娥 《价值工程》2012,31(11):293-294
采用单向交通的策略缓解城市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压力是近年来道路交通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关于单向交通产生效果的定量分析却十分少见。文章从双向交通与单向交通两种不同情况下分别对同一固定交叉口展开研究,通过对比两种情况下交叉口复杂程度、通行能力等的不同,得出在城市道路中实行单向交通有着不可小觑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0.
交通性公共空间分为联通性道路空间和生活性道路空间。分析了联通性道路空间盲区和生活性道路空间盲区的特点,探讨了公共空间盲区的成因,分析了交通性公共空间对城市犯罪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性公共空间盲区治理的基本思路。指出联通性道路空间盲区治理的重点在于治理机动车辆的违规行驶、停放和行人的随意穿越;生活性道路空间盲区治理的重点在于治理人车混杂和人车拥挤。最后从合理的安全性规划设计、科学的交通管制手段、即时性的交通安全防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公共空间盲区治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