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0篇
  免费   80篇
财政金融   1272篇
工业经济   127篇
计划管理   429篇
经济学   986篇
综合类   248篇
运输经济   30篇
旅游经济   26篇
贸易经济   313篇
农业经济   194篇
经济概况   56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81.
反避税是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从各国的情况看,反避税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税收法规、针对某种避税形式制定特别反避税条款以及制定一般反避税规则。当前我国反避税主要应不断完善税法并加强反避税的队伍建设。此外,抑制国际避税应是我国今后反避税的重心。  相似文献   
982.
税收情报交换是国际税收征管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打击跨国偷、逃税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税收情报交换的机构设置、人员职责以及操作程序,并提出了学习借鉴美国经验以改进我国情报交换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3.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海关完税凭证偷逃税款的手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税务机关在监管海关完税凭证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文介绍了对真伪海关完税凭证的识别方法,提出了强化税源管理、加大监管力度、防范利用虚假海关完税凭证偷逃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4.
西方经验表明,培育民众税收法治信仰的途径有三:发掘文化传统中的法治习惯;向民众讲清税法遵从的道理;增强民众对税收法治的切身体验。本文认为,对我国而言,第三点最具借鉴意义。为此,必须建立公共财政,明确并保护纳税人权利,优化纳税服务,增强税法威慑力。  相似文献   
985.
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政府财政数据,将世界各国(地区)的税制结构分成六种类型,并对中国间接税比重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基本属于“间接税为主”的税制模式,尽管中国间接税比重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已经高于世界经验水平。如果税制结构得不到改善,将逐渐偏离世界发展一般经验规律。在分析影响间接税规模的影响因素基础之上,提出构建与本国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宏观经济目标一致的“双主体”税制结构;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6.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伴随着去产能政策的逐步实施,如何平衡实施国家政策与保持辖区经济发展是当前资源型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对白山市煤炭行业“去产能”的调研,对化解煤炭行业金融风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7.
范志勇 《当代金融研究》2019,2019(2):147-164
债务人因骗取出口退税款将承担行政处罚责任与刑事责任。税务机关、司法机关在其破产程序中一般享有追缴金、行政罚款、刑事罚金请求权。追缴金本质上为已入库税款。针对债务人设立专用退税账户接受税务机关退税划拨的情形,税务机关可以通过行使专户中的取回权实现追缴金的受偿。在退税款与债务人其他财产混同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在债务人破产程序中主张追缴金请求权的性质为公法不当得利请求权,应当选择归入税收优先权的序列在债务人破产财产中受偿。对于债务人破产程序中的行政罚款、刑事罚金适宜作为劣后债权进行清偿。在破产程序结束后,无法受偿的行政罚款、刑事罚金部分应当依法获得免除。  相似文献   
988.
马骏  何晓贝 《金融研究》2019,474(12):58-69
本文在梳理学术文献和国际经验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潜在冲突和协调机制。国际文献的初步结论是,为了同时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反向操作(由于政策的替代性),但有时也需要两者同向操作(由于政策的互补性),最优政策组合取决于宏观冲击的类别和风险的来源。本文认为,选择最优组合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证问题,除了冲击类别和风险来源外,不同的金融体制和经济周期阶段也会影响选择结果。因此,货币政策当局与宏观审慎当局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并加强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分析能力。基于上述理论,针对我国“双支柱”决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改革建议:一是从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责。二是建立在同一框架内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方法和工具。三是将金融监管部门的主要宏观审慎政策决策权集中至中央银行。四是建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流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989.
本文建立一个包含消费品和投资品生产的两部门新凯恩斯DSGE模型,并且引入金融加速器以分析货币政策对消费品和投资品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同时使用1999Q1至2015Q4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贝叶斯估计。估计结果表明,两个部门的菲利普斯曲线都具有较高的价格粘性。外部融资溢价对两个部门企业投资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投资品部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更加明显。脉冲响应分析表明货币政策扩张时,投资品部门的产出和通胀膨胀上升幅度比消费品部门更大。理论模型的脉冲响应与VAR实证分析得到的经验事实相一致。金融摩擦导致的消费品和投资品部门需求结构的异质性是解释货币政策对两个部门影响差异的关键。数值模拟分析发现金融加速器机制主要改变货币政策对投资品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对消费品部门影响改变较小。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加总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是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90.
李广众  贾凡胜 《金融研究》2019,464(2):78-97
政府对企业利润享有征税权,事实上是几乎所有企业的最大的中小股东,因此有动机对企业进行严格的税收征管,进而影响公司治理。本文以1998-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为样本,以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为自然实验,从企业盈余管理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能够显著抑制县辖区内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且仅对具有征管权限的企业发挥作用;同时,当县级政府财政状况较差和税基较大时,财政“省直管县”对辖区内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表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能够激励县级政府加强税收征管,进而改善辖区内企业盈余质量。更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能够抑制企业逃税,提升县级政府财政收入。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政府行为影响公司治理方面的文献,同时也为财政“省直管县”如何缓解县级政府财政困难提供了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