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534篇
工业经济   110篇
计划管理   694篇
经济学   786篇
综合类   854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38篇
贸易经济   467篇
农业经济   193篇
经济概况   11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刘骏 《当代金融研究》2020,2020(2):95-113
德国法基于商事实践中的“经理人”制度,以概念法学的方法构造了代理权授予之无因性理论。在民事一般代理领域,授权是基础关系的具体履行,二者在存续、效力和权限方面紧密关联,授权行为之无因性所意图解决之善意第三人保护问题可借助表见理论。《民法总则》未采该理论,授权行为属于委托合同之履行,但可进一步明确可有效授权予限制行为能力人。该理论内涵之一“代理权授予之独立性”却在商事代理领域取得了成功,包括公司代理机关、经理人,然并无必要将选任代理人的行为解释为单方行为而非合同。我国法可借鉴这一理论: 确立公司代表权之概括性、不可限制性;第三人简单知情代表权违反内部限制的并不当然等于“恶意”。  相似文献   
202.
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高新技术企业样本,探究公司治理框架下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差异化作用机理,得出如下结论:①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于双元创新投资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专注型机构投资者更有利于双元创新投资;②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影响决策者注意力资源配置,使其更注重探索性创新投资,临时型机构投资者基于市场迎合动机作用于开发性创新投资,且当管理层业绩和外部监管压力较大时,其对开发性创新投资的迎合动机更明显;③专注型机构投资者通过监督和激励管理层、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作用于企业双元创新投资,临时型机构投资者通过丰富投资者情绪作用于开发性创新投资未得到验证;④产业政策有助于增强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对决策者注意力的影响,使其更专注于探索性创新投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时型机构投资者的开发性创新迎合投资动机。研究结论为理解机构投资者差异化治理角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转型给中国承担新使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和绿色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基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特征,研究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OFDI主要通过绿色技术溢出机制、增长机制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该绿色技术创新效应随着互联互通合作水平提升而显著增强,且对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的改善效果主要体现在高收入组国家。  相似文献   
204.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随着流域农业开发活动的持续增强,产生了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继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外部性影响,而且出现制度与管理对其外部性影响的矫正失灵.文章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利用科技进步促进流域的生态经济发展和消除外部性影响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新疆兵团34团、新疆阿合奇县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205.
基于复合实物期权的公司流动性定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流动性是指公司或企业持有的流动性资产,它除了账面价值外,还含有某种潜在价值。对公司流动性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估,对于投资者、公司管理者等各方都非常重要。采用实物期权理论对公司流动性进行定价。是目前公司金融理论的前沿课题。这方面的研究不但可以打开对公司流动性认知的新视野,还可以促使我们通过了解公司持有的流动性所蕴含的价值,进而对整个公司价值进行真正正确的评估。本文首次揭示了公司流动性的复合实物期权性质,并用复合实物期权二叉树模型进行了公司流动性定价的尝试,为公司财务管理决策提供了一种量化的工具。通过使用复合实物期权模型,我们得到了公司流动性复合期权的价值,这个价值不但大于流动性持有的机会成本和其最初时刻的静态价值,同样也比常用的NPV法算出的项目价值大。多出来的价值就是考虑了流动性复合期权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6.
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互动机理及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反映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模型,然后采用2008年的指标数据,计算并评价了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协调性。研究表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社会保障水平也相对较高,表现出明显的从东部到中西部的梯度递减趋势;东部地区省份和大部分中部地区省份,社会保障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西部地区则与之相反,社会保障水平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从协调度所属等级来看,类似于"橄榄球"状,优质协调和严重失调的省份较少,基本协调和轻度失调的较多,且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7.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多层次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用动态的观点探析国家创新系统的层级结构、功能及层次之间的作用机理。认为国家创新系统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还应当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描述为小生境中创新的产生、社会技术体制对创新的选择和社会技术地景对创新的选择三个阶段。而后分别从企业、区域与国家三个层级进一步考察新技术的产生、发展、改进和扩散的演化过程,指出层级间个人或集体行为有机联系并相互作用,使国家创新系统有效运行。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应根据不同层次影响创新因素的特征进行有效政策定位,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8.
欠发达地区旅游政策演变及趋势展望———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政策是欠发达地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调控旅游产业运行的主要手段。虽有不少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政策进行研究,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政策研究缺乏动态性、针对性和代表性。本文以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省为例,在制度变迁理论的指导下,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发展阶段为线索,从旅游政策发展演变与旅游地发展演变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对贵州旅游政策外事接待、经济优先、协调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在对各阶段政策效用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旅游发展大会、“多彩贵州”形象推广、“两赛一会”模式、乡村旅游和四位一体等成功经验、分析主要存在旅游政策缺乏动态性、持续性、方向性、操作性和灵活性、缺乏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和旅游业研发政策力度支持较弱等问题,探讨了贵州旅游政策目标、机制体制、市场、产品、空间布局政策体系以及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产业政策实施重点等演变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209.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是我国唯一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国内其他两大大河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较晚,再加上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海水倒灌,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生态环境很不理想,无法进行大规模、常规式开发,只能另辟新径,探索一条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己任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后来,随着时光的推移,建立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思路渐渐清晰。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便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际上,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不仅关系到黄河三角洲自身的崛起,而且还影响着山东半岛、环渤海湾经济圈及其整个黄河流域发展进程。在此,不遗余力地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确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10.
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支撑具有产业、区域特征的市场一体化为视角,对财政政策不同的支农方式和支农工具所产生的不同的农业市场一体化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直接收入补贴明显好于价格支持;间接支农优于直接支农;而且不同的支农项目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差异显著。为此,提出了逐步减少价格支持,增加直接收入补贴,增加财政间接支农力度,引导农业生产要素多渠道利用,促进农业系统内外部合作,重视三农无形资产,建立适当监督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