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2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37篇
经济学   77篇
综合类   55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6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argely unexplored formative yea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and woodland recreation in Britain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from 1940 to 1970, when many of the institutional and infrastructural developments were made by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laying the foundations for modern mass recreation. The paper is founded on archival research in public and private archival holdings. It makes a plea for greater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of understanding the past, as contemporary policy makers plan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for British woods and forests. The paper reveals how the current balance required between the demands of people and nature is nothing new; it has a rich and complex history. The paper notes that after decades of public interest in forest and woodland recreation, public values and preferences are now being pushed to the fore in woodland management issues. How much public opinion will shape the sustainable future of our forests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question.  相似文献   
82.
基于“两型社会”的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将要发生明显变化,内部控制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本文从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审计学等相关理论研究入手,结合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及企业实际,引入生态思想,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创新内部控制的观念、制度、管理,拓展内部控制范围,为企业构建适合"两型社会"的有效内部控制系统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3.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当前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体制中,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得"大学生就业陷阱"的风险几乎是随处可见。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政府、高校、学生"三方合力的治理路径:政府要完善审核监管制度、高校要加强就业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要增强陷阱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84.
随着各种突发性环境问题的出现,微观主体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为例,对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100家)的环境管理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资产负债情况、政府监督和企业经营年限等因素对企业环境管理行为有显著影响。以此为基础,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更好地监督和促进企业环境管理行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5.
增加廊坊市的农民收入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廊坊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满足“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保证廊坊城乡的全面协调发展。其次,可以促进廊坊乡镇电子信息产业和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实现整个廊坊市的“进位争先”。再次,能不断改善廊坊乡镇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素质、缩小城镇收入差距、稳定乡镇民心.这些条件是构建整个廊坊市“和谐安定”社会的根本保证。最后,它会极大地提升农民的消费能力,促进整个廊坊市经济的繁荣,确保“富民强市”的发展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6.
两型社会视角下湖南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对湖南省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推动湖南两型社会的建设。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主成份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湖南省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近年来,湖南城市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研究结论:通过加大耕地保护、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土地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等措施促进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87.
城市土地是一种公共资源,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将"公共治理"理论引入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对于实现其公平、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法,阐述城市土地资源治理多元化的内涵,分析当前中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模式的实质、问题及成因,分析城市土地资源"治理多元化"适用性的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土地资源治理为政治结构一元化框架内的科层政府、市场机制和市民社会的共同作用的多元化模式,并提出城市土地资源治理多元化模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8.
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低碳城市建设是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迫切需要,为中国城市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低碳城市包含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两个层面,本文通过分析低碳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阐述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及制约因素,构建了低碳城市的五大支撑体系框架,即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金融、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提出政府、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市民多主体参与,共同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
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及其风险评估(上)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基于国民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框架,运用现有数据并通过必要的估算,初步编制了2000—2010年的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结果显示,中国各年主权资产净额均为正值且呈上升趋势。这表明,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主权资产来覆盖其主权负债。因此,在不短的时期内,中国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极低。对总债务水平与全社会杠杆率(即总债务/GDP)的分析显示:中国的全社会杠杆率虽高于金砖国家,但远低于所有的发达经济体,总体上处在温和、可控的阶段。但是,近年来该杠杆率的提高速度很快,须引起关注。分部门的分析显示:企业负债率(占GDP比重)很高,构成中国资产负债表的显著特色。2010年,该负债率已逾100%,超过OECD国家90%的阈值,值得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90.
An 'activism index', combining data on membership of civil associations and societies and the level of activism suggests that, notwith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civil activism in European countries could be a great deal higher than its current level. If higher civic participation is to be achieved, each stakeholder group within local governance can play an 'activation' role in relation to citizens, both as individuals and in relation to the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which represent citizens in their collective activities. In practice, different stakeholder groups play this role in widely differing ways in the contexts of Germany, Spain and the UK. In the future, we can expect the lead role in activating civil society in each country to be taken by different stakeholders, depending on the trust currently placed in them by other stakeholders in the community and by the resources which they comm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