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5篇
财政金融   106篇
工业经济   84篇
计划管理   312篇
经济学   301篇
综合类   204篇
运输经济   29篇
旅游经济   32篇
贸易经济   150篇
农业经济   268篇
经济概况   1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ulation-based modelling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total visitor numbers and amenity values for prospective non-priced open-access outdoor recreation sites. To begin, the geographic extent of the market for recreation at a policy site is estimated using data from a similar study site. The population residing within this geographic area is simulated using a spatial microsimulation model and GIS techniques and an individual-level ‘visitor arrival function’ is then transferred across this simulated population. This allows the latent demand for visits to the policy site by each simulated individual to be predicted and summed, providing an estimate of the total potential demand for recreation at the site. Combining this with an economic value measure of a visit provides an estimate of the potential amenity value of the policy site. The approach is applied to Moyode Wood, a small-scale forest in the West of Ireland, and estimates the potential total economic value of recreation at €0.4 million for the site. The research represents the first time that spatial microsimulation has been used in environmental benefit transfer and shows how it can be used to control for differences in demographic and spatial factors between study and policy sites. It also demonstrates how individual-level single-site travel cost models estimated using on-site survey data can be used to predict demand at alternative policy sites.  相似文献   
92.
土地使用管制及其利益补偿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鹏 《经济地理》2011,(9):1528-1533
运用文献回顾以及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土地使用管制的目的、功能、手段、效果、补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土地使用的限制是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突出和新的问题。研究认为,必要的管制是有益的,但是要审慎运用管制手段,并注重对权利主体的利益保护和必要的补偿。土地使用管制是政府配置土地资源、干预土地市场的一种方式。纠正土地使用的外部性、提供公共产品是管制的主要目的。土地使用管制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人们必须注意加强对其效果的研究。这些效果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土地使用管制本身是有成本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使用管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具有弹性化和市场化。由于管制而给有关主体造成的影响可通过税、费或者补偿的方式予以再调整,以维护社会公平,并达到特定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93.
城市公共景观对周边住宅价格影响——以株洲神农城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慧  蒋涤非  易欣 《经济地理》2011,31(12):2105-2110
城市公共景观对提升城市竞争力,改善市民生活品质有显著贡献。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城市公共景观的附加价值研究多停留于定性层面,在城市发展决策过程中,很难将其外部效用考虑进去。选择了株洲的公共景观项目,“四大百亿工程”之一的神农城周边楼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住宅特征价格模型定量计算丁神农城对其周边1250m范周内住宅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神农城对剧边住宅价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量化了的城市公共景观价值可以为开征环境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合理布局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立法、财政预算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94.
叶会  李善民 《财经研究》2011,(9):134-144
文章利用2006-2010年发生的大宗股权交易事件,对大股东获取控制权利益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大股东在所有权结构中的控制能力越强,能够获取的控制权利益水平就越高,但是与非控股大股东相比,处于控股地位的大股东更倾向于以私有收益的方式实现控制权利益;与非国有股东相比,国有性质的股东更倾向于以私有收益的方式实现控制权利益;较好的市场环境能够有效抑制获取控制权私利行为,尤其是对控股大股东和国有性质股东获取私利行为的作用程度和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5.
武晓君  李延喜 《技术经济》2011,30(10):114-119
根据"中国最佳雇主Top100"的排名结果,采用统计方法将声誉排名量化,并以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作为上市公司效益的代理变量,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利用样本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公司声誉和公司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公司声誉可促进公司后期效益的提升;获得声誉的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较强;声誉能够降低公司后期财务效益对前期财务效益的敏感程度和依赖性。  相似文献   
96.
戚宇  郭英民  刘琼  郭亚军 《技术经济》2011,30(11):52-56
对现有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运用拉开档次法评价了我国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不容乐观,尤其是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较低。提出建议:我国装备制造业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相似文献   
97.
企业的消防安全投入作为企业固定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它意味着在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效益的同时所花费的代价。对企业的消防安全投入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将是消防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而且重要的课题。本文从阐述企业消防安全投入的定义、内涵与内容入手,深入分析与总结了消防安全投入给企业带来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
国际贸易是在自由贸易与贸易壁垒长期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抛开长期帝3定和遵守的自由贸易游戏规则,推出碳关税政策,利用全球对气候的关注抢占道德制高点,以此保护滞缓的经济。利益从来就是人类行动的指南,深度分析碳关税政策,从而制定出应对新贸易壁垒的良策是我们的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和影响因素几个方面对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投资对湖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而湖北投资总量增速相对较慢,且缺乏稳定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较少,过多地依赖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资金的投向结构与全国整体情况严重趋同,缺乏个性和特色;投资宏观经济效益递减的速度相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是影响湖北固定资产投资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率,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0.
对经典的监管理论,尤其是对公共利益论、部门利益论与捕获论形成的背景、内涵、优缺点、适用条件进行了完整的比较分析,认为这些理论观点对监管的研究和监管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每一种理论都是对监管的某一方面进行的研究,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对证券市场监管的所有问题做出满意的解释。要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效果,需要从整体上运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