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3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61篇
财政金融   108篇
工业经济   126篇
计划管理   686篇
经济学   569篇
综合类   615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49篇
贸易经济   424篇
农业经济   172篇
经济概况   6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s often regarded by scholars as an example of a sector driven by endles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ajor competition between a few large companies, thus embodying the common view whereby the free market leads firms to innovate. On the other hand, some business historians have also emphasised tha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most of these companies were engaged in various international cartel agreements. The business and economic history literature on this industry reveals a clear-cut divide between the inter-war years and the post-war era. In this paper, however, we argue that technical and commercial cooperation between large electronics companies continued in various forms despite the spread of anti-trust policies after 1945. In this case study, we explore the global X-ray equipment industry from its beginnings around 1900 to the advent of the CT scanner in the early 1970s. The paper focuses on Siemens and Philips, the two largest manufacturers of radiological equipment. It demonstrates that both companies pursued their commercial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at least until the 1970s, although it was much less overt as during the interwar years.  相似文献   
102.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我国在当下推动经济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201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运用基准回归、异质性检验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地区差异,对西部影响最大,中部影响最小,而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受到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因素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不同地区差异分别提出建议,从而促进持续更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数字经济提供良好环境,以期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03.
根据中央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决策和四川省、泸州市相关部署,结合天华公司“十四五”规划和现实情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和讲话精神,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抢抓自身优势,科学谋划,主动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实现天华的二次腾飞和再塑辉煌。  相似文献   
104.
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卓凯  殷存毅 《财经研究》2007,33(1):55-65
区域合作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形式。如何克服现有行政区划障碍与解决各合作方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两个难题”是保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解决这两个难题不是一个单纯的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资源配置或产业分工的问题,而是要建立合作的制度基础。文章尝试从“跨界治理”的视角,借鉴欧盟的跨界治理经验,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基础,提出建立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跨界治理体系,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一种新的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了区内贸易的优先发展,同时对多边贸易体制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我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是形成并完善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有步骤、有层次、渐行式推进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全方位、多极化的全球经济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106.
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生态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应以区域分工理论为指导,规避现有的生态环境危机,针对因历史、体制等因素而存在的问题,采取建立有效的生态合作一体化主体组织机制、利益平衡补偿机制、改革现行的政策考核体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7.
开通"东边道",整合东部区域经济,使东三省东部地区在山海关拥挤走廊和大连通道以外,开辟出另一条纵深贯通的进出大通道,将给东部地区经济资源重组、联合发展、共图振兴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8.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战略结合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在战略结合上各方都可以从合作中获利,实现共赢,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吸引力,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纵深的范围展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将中国东北的发展置于东北亚区域内,有利于东北地区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振兴和发展.同时,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也会为东北亚区域国家的发展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109.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校企创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国家创新实力、促进国家科技变革的关键。然而,总体上看中国校企创新合作绩效不容乐观,如何提升其整体绩效也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多维邻近性作为衡量校企创新合作绩效的常用前置因素,其影响关系也在不断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文章在理论分析及案例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多维邻近性的内涵维度以及对校企创新合作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结构方程对概念模型进行探索验证。结果表明:认知、技术及关系邻近性通过合作信任度和合作依赖度两个中介正向影响校企创新合作绩效,地理邻近性的作用在下降,政府引导支持和技术中介服务在两者之间起的调节作用互补且显著。  相似文献   
110.
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构筑的分析框架下,东亚区域在经济开放度、出口产品结构相似性、经济冲击对称性方面达到了OCA理论的标准,而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金融市场一体化等方面距离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尚有差距,但是这种差距正在缩小。通货膨胀相似性方面东亚整体虽未满足OCA标准的要求,但是有次区域已经符合这一标准。考虑到最优货币区标准的内生性,而且大量文献通过对东亚地区进行分组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证明东亚地区存在形成最优货币区的潜力,因而对次区域的货币合作可行性分析依然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