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6篇
  免费   501篇
  国内免费   199篇
财政金融   848篇
工业经济   467篇
计划管理   1544篇
经济学   2472篇
综合类   1888篇
运输经济   50篇
旅游经济   146篇
贸易经济   3774篇
农业经济   590篇
经济概况   210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630篇
  2013年   1468篇
  2012年   1034篇
  2011年   1266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1171篇
  2007年   1013篇
  2006年   869篇
  2005年   653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开放条件下我国外贸政策的定位及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具有渐进性、法制化和市场化特征的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以及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并存的对外开放 ,要求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应该是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的合理保护———开放型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这一政策应遵循开放、适度有效的保护和竞争的原则 ,其政策基点是贸易保护的适度性 ,表现为保护的动态性、主动性、目的性和差别性。我国开放型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应有体制上的保障 ,以扩大出口为主要政策目标 ,并与产业政策相结合 ,真正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保证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促进市场秩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2.
我国收入贸易条件变动分析:1995~2004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陈飞翔  郑静  聂钊 《经济经纬》2005,25(5):30-33
收入贸易条件衡量的是一国在国际分工中获得的总体贸易利益的多少,在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时应当合理考虑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动。近年来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势,这表明外贸规模的扩大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仅仅根据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我国贸易条件出现严重恶化的结论缺乏充分的根据。从国际经济竞争的现实背景来考虑,我国应当在保持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不恶化的情况下,继续大力推动出口贸易量较快地增长。  相似文献   
153.
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食品贸易在全球兴起并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尽管在国内绿色食品生产日益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绿色食品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出口数量和出口规模还是偏低。本文在分析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绿色食品竞争优势的提升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4.
我国外贸技术溢出效应的国别差异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技术溢出是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路径,溢出的渠道包括国际贸易、FDI、R&D合作、国外R&D投资等。我们运用经拓展后的Coe&Helpman的贸易溢出计量模型,试图将我国从商品贸易以及FDI中所获得的技术溢出纳入同一模型中加以综合分析,并对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国别差异分析,以判断不同类型国家对我国吸收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5.
János Gács 《Empirica》1994,21(1):83-104
The direct effect of market losses in CMEA on Hungarian output was 4%, out of the 18% decline registered in gross output in 1988–1992. Total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amounted to 8%. In the same period Hungary's export expansion in western markets led to direct and total effects equivalent to 2.9% and 5.6% of the 1988 output, respectively. The share of reorientation within this switch from east to west was not negligible, it amounted to 19% of respective trade volumes. The 1991 price explosion of imported inputs inhibited the activity of Hungarian firms only moderately, due to earlier realistic domestic prices. In 1991 Hungary suffered a 26% terms of trade loss, and could have experienced an income terms of trade loss of USD 1400 to 1600 million, had the trade volume of 1990 been repeated. Since adjustments in 1991, much smaller income losses accrued. Due to earlier special tax arrangements, much of the burden of terms of trade losses had to be born by the budget.  相似文献   
156.
中国俄罗斯年开启了中俄交流的大幕。在这个时期,中国加大商品出口,平衡对俄贸易逆差已不容忽视。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市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应借助俄罗斯中国年活动平台,促进相互了解和发展,优化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  相似文献   
157.
Evolution of trade patterns in the new EU member stat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paper analy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de specialization pattern in the new EU member states. Relying on the empirical approach of the Markov transition matrices it analyses both the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shap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the intra‐distribution dynamics. The new members show a dynamic trade pattern: they gain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relatively fast in sectors in which they were lagging behi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ansition, notably in some ‘high tech’ products. In addition, many specialization improvements occurred in those items for which world demand expanded at the fastest rate over the nineties.  相似文献   
158.
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综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相关理论.在比较中日韩三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作者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表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差异,提出中日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公允价值研究领域存在着区域性合作的共同课题,并就加强合作的路径安排提出了笔者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9.
海南经过30年的经济特区建设已正式迈入自贸区建设的新时代,所面临的地区发展与生态维育矛盾逐步加剧。为保育海南优良的生态品质,提升海南人居环境空间质量,基于“健康、生态、人居”三元耦合与互动多赢的发展关系,提出与之适宜的风景园林健康理论;结合前人经验,以人居环境空间规划为切入点,解析人居环境空间研究内容。运用ArcGIS 10.2.2空间分析和Fragstats 4.2景观格局分析,解析海南省域三生空间敏感性、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性,以及资源服务范围与开发建设空间适宜性,结合人居环境空间发展特征,提出从全岛国土空间、资源统筹和空间营造3个方面进行规划引导,并提出以下观点:1)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和空间利用的合理性是有效保障海南人居环境空间的前提基础;2)遵循风景园林健康理论指导的全域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统筹规划和空间营造规划是提升海南人居环境空间的根本路径;3)“健康、生态、人居”三元耦合和互动多赢的关系均衡与协调是提升海南人居环境空间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0.
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特别是随着FDI的增长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布点,传统意义上的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正在被打破,国际分工逐步深入到企业内部,分工方式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延伸。本文以当前新贸易现象为实践基础,以贸易分工理论为理论基础,初步构建产品内贸易的理论模型及其利益分配机制,从产品内分工视角分析产品内贸易模式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影响,并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上进行攀升,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