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107篇
经济学   85篇
综合类   174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52篇
农业经济   110篇
经济概况   1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91.
乡村何以善治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这一问题需要从历史经验中寻找答案。“枫桥经验”是中国乡村善治的典范和旗帜。回顾“枫桥经验”的历史演进,发现了“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的密码,找到了一条乡村善治可持续的重要路径。要始终坚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群众参与;始终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制度体制机制。乡村善治还需要学界更关切中国情境、中国特色,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提出彰显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理论构念和理论体系。研究贡献在于,以治理现代化为视角,回答了乡村善治如何可持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2.
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文章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提出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应当对农业资本和技术重组带来的规律性问题加以防范,发挥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优势,增强基层政府的农业社会服务功能,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93.
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已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农村农业收益低、城市生活成本高以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是造成留守妇女家庭离散的直接原因,而旧的工业化发展思路、较低的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是造成留守妇女家庭离散的深层次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既要着眼当下,采取临时性措施缓解农村留守妇女当下面临的困难,改善她们的生存条件;又要立足长远,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引擎、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信息化为纽带,加快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问题。  相似文献   
594.
杜栋  庞金鑫  顾继光 《江苏商论》2014,(6):77-79,83
在回顾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演变的基础上,依据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并结合《"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区域互动协调发展"战略方针,建立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背景下"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并给出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创新性地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595.
针对和县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化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赋予法人资格、规范土地流转、完善内部治理、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促进和县农业组织形式的现代化,进而促进和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96.
毛竹产业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竹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综合发展,是林业生产环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加大毛竹产业的发展力度,不断拓展毛竹林的生产规模,发展毛竹旅游业,创造毛竹文化精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地产毛竹林的产量,有效促进我国毛竹产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97.
本文从解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义入手,阐释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路径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剖析当前社会管理中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从具体创新途径入手说明两者的双向互动与共进。  相似文献   
598.
李鹏  苏红  张乃侠 《价值工程》2012,31(11):287-288
交通运输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文章在对新时期交通运输现代化内涵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十一五"时期中国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进而提出新时期加快发展中国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599.
从经济发展、生活环境、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以及人口素质等四个方面构建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评分,构建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在检验一致性的基础上求得各指标的权值。对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各子系统的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获得各子系统的贡献率,综合后即得城市现代化率。构建累加生成算子,在检验其光滑性与准指数性后建立预测模型,并在检验预测模型的精确度后预测出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运用上海市最近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预测上海市城市现代化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0.
朱岱云 《特区经济》2012,(7):152-154
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得许多城乡结合部的村庄被并入城市形成"城中村",而"城中村"普遍面临拆迁改造问题。在城乡"三化"协调发展政策背景下,"城中村"改造机制需要规范和完善。本文阐述了"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进行"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进行"城中村"改造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了"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城中村"改造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