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7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79篇
经济学   39篇
综合类   41篇
运输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99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69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梁军 《乡镇论坛》2021,(1):41-41
2020年11月20日,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法院依法对李某双恶势力“村霸”犯罪集团案进行一审宣判。以贪污罪、职务侵占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对首要分子李某双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相似文献   
92.
针对“买短乘长”铁路逃票现象,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有观点认为需要对该类行为中逃票金额较大、情节严重的情形以诈骗罪或者盗窃罪定罪处罚。由于“有偿服务”本身不能成为取得型财产犯罪的行为对象,在这类案件中只有相应的对价请求权能够成为可能的行为对象。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语境下难以对此类行为做出诈骗罪或者盗窃罪的认定,而是应当做出无罪的认定,并由前置部门法予以预防和规制。  相似文献   
93.
吴奉彬  董娅宇 《商界》2004,(4):40-42
从摆地摊到玩转金融,短短几年他就演绎了一个商界传奇,成就了一个金融神话,同时也陷入了一个看不清的黑洞……  相似文献   
94.
呶,这幢大楼的楼层是一家大型建设开发公司,一些人专门打听工程开发包情况,然后就牵线中介从中赚取信息费。武仁和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95.
谢鸿 《新金融》1994,(10):46-47
目前,在专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持卡人的恶意透支行为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在此,笔者试从法律的角度谈谈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以利及时收回透支款和惩处利用信用卡作案的罪犯。 一、信用卡恶意透支的界定 常见的恶意透支形式是持卡人采取逃避“超过交易金额必须向发卡机构索权后方能处理”的规定,在透支限额以下多次取现或购物、消费,造成大量透支的事实。  相似文献   
96.
转型期有保守与求变之寻,有突变与渐变之择.民间融资中的非法集资乱象,则成为法律反思和金融改革的直接推手.集资诈骗罪是非法集资犯罪中的特殊的罪名,主要体现在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目的犯.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理论上"社会公众"为"不特定多数人".然而,"多数人"是"社会公众"的应有之义,"不特定"才是其核心所在.刑法修正案(九)取消了集资诈骗罪的死刑,在集资诈骗罪的量刑中最高刑期是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97.
黄涛 《甘肃金融》2013,(3):43-45
集资诈骗罪是一种复杂犯罪,准确认定某种行为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罪,科学正确的司法认定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准确审视和分析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各要素,则是正确科学地认定该罪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98.
曾照雷  王伟 《魅力中国》2011,(5):152-152
我国刑法第193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该罪设立之初对打击贷款诈骗犯罪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刑法对该罪规定的疏漏之处日益暴露出来。司法实务中出现的新的贷款诈骗行为越来越多,尤其是贷款诈骗罪的竞合犯罪给司法部门认定这类行为造成了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9.
关于合同诈骗罪罪数问题,我国学术界尚没有展开研究.在指出了合同诈骗罪罪数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合同诈骗的法规竞合和牵连犯角度,深入探讨了合同诈骗罪罪数形态问题,并对涉及此问题的定罪量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商品经济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发展,因而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犯罪也随之产生,而且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减少和打击合同诈骗犯罪,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有序发展,本针对合同诈骗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