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5篇
财政金融   441篇
工业经济   541篇
计划管理   1439篇
经济学   1171篇
综合类   357篇
运输经济   46篇
旅游经济   26篇
贸易经济   1064篇
农业经济   338篇
经济概况   599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61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朕 《商业会计》2021,(15):43-47
文章选择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收集了该行业上市公司2014—2019年的样本数据,选取了7个可能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公司资本结构与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呈负相关关系。此外,国有控股和对外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都与企业高质量碳会计信息披露相关。为此,需要结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而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国家的强制性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62.
文章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会抑制创新持续性;创新资源侵占、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短期收益是企业金融化影响创新持续性的中介变量,创新资源侵占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二者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短期收益在二者关系中起到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63.
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本文试图利用寻租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渐进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腐败形式——行政垄断的本质、成因、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现有对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新的分类;并对行政垄断,主要是行业垄断的经济损失规模及租金的耗散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最后,回顾了中国反垄断改革的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议程。  相似文献   
64.
转轨以来,中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张.这是因为,经济非国有化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是一种增量式改革.这种改革使得体制内利益在未受影响的条件下,实现了帕雷托式的增长.然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比改善.这是因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一般都过分强调以利润为中心,忽略环境成本,并且由于融资困难等因素导致了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弱化;其次,中国引进的外资不仅在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扩散效应上没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日益增加的加工贸易通过转移定价方式使中国经济不能充分享有出口增长带来的利润贡献.  相似文献   
65.
企业家心智模式与企业集群成长的关联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集群(Enterprise clusters)在当代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现象,是区域经济中一大热点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探讨。国内外集群理论对企业集群的研究主要在于:集群何以产生、集群竞争优势、集群的技术创新、集群的风险、集群与群内企业竞争力、区域经济以及国家竞争力的关联,同时也运用网络组织理论对集群内的经济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6.
创新是创新主体积累和释放其创新潜力,进行创新活动,形成创新成果的过程。创新潜力的形成既有遗传因素,也靠后天习得。在一般情况下,创新潜力是一种隐态,只有在主体从事创新活动时才得以激活(转化为显态)。主体创新潜力的形成和被激活并持续地开展创新活动不仅与主体的遗传基因有关,而且与主体的敏感点和主体对外部刺激及社会环境赋予的主观意义有关。创造力之偏态分布也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环境经济》2006,(4):11-12
区域性、流域性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综合防治技术。主要任务是:完成区域和流域污染控制环境分区与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研发流域水污染防治与修复的关键技术。阐明区域性大气污染的成因,提出控制途径,查明土壤污染成因,建立控制及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技术体系,开发固体废弃物控制与治理新技术,区域性复合污染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8.
目前,世界各国为抢占生物技术的制高点,纷纷致力于制定促进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本文分析政府介入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依据与作用,剖析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促进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69.
程艳 《经济学家》2007,(2):97-101
经济理论界关于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研究,一般是根据产业组织学理论从商品流通的市场关系对其进行契约分析,从流通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关联对其展开"结构、行为、绩效"的框架分析,而没有对流通产业的投资制度安排予以高度的关注.本文认为,流通产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组织结构与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围绕这一特点,本文在对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作出概要分析的基础上,对市场治理结构作用于组织结构及其对投资决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流通产业的组织结构与投资决策的市场关联作出了相关理解.  相似文献   
70.
都市圈内的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都市圈是城市化的主体形式,城乡一体化总是发生在都市圈内,都市圈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都市圈内实现城乡一体化能够有效地建设农村,造就发达的农业,促进城市聚集和功能调整,是实现城乡集约发展的路径.资本原始积累和增长极的聚散过程构成都市圈内城乡一体化的机理.都市圈内实现城乡一体化,中心城市要转变工业化发展战略,突出小城镇城市功能建设,构建不同的城乡一体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