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88篇
工业经济   28篇
计划管理   79篇
经济学   109篇
综合类   4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06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6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浙商》2009,(10):34-34
近日,在2009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表示,我国正在研究推出环境税、能源税和碳税。初步想法是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业废水排放征税,这将是这一领域的基本框架。这项工作要从重点着手,因此将首先考虑推出碳税。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推出碳税,煤炭、石油天然气企业将直接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2.
欧盟的碳排放额度交易计划(EU-ETS)在2012年1月1日起生效,所有直飞在欧盟境内的航班的航空公司,将需要按照其来回欧盟航班的总航程时间向欧盟国家缴交碳税。亚太区航空公司将因此受严重影响,但拥有大量高端客源、机队燃油效率更高的航空公司可能比廉价航空更容易消化新冲击。在目前,要具体分析亚太区哪家航空公司所受冲击最大还有点困难,但在高端客源市场竞争的航空公司更能将增加的成本向乘客转嫁,而执飞欧盟内部短途航线或者机队较旧更耗油的廉价航空,受影响会更大。  相似文献   
43.
读者来信     
《中国新时代》2012,(5):4-5
到底收不收碳税到底收不收碳税,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收,经济增长可能被抑制,如果不收,对不起后世子孙。还有,我们应不应该与发达国家看齐。有的时候,比如登月和核武器方面,我们是不愿显示出发展中国家的弱势的;而在大国责任方面,我们更愿意扮演发展中国家的角色。矛盾并困惑着。低碳经济于我们而言,是美好却昂贵的愿景。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努力,而且,在有些方面不需要太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低碳的效果。比如能效提高,单纯压缩原材料成本和工人工资并不是好办法。贵刊2012年4月号的封面文章《低  相似文献   
44.
基于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本文从生产者责任与消费者责任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CO2排放情况,并分析了两方面征收碳税对各地区以及相关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中国也存在着从东南沿海等相对发达地区向西北、东北等欠发达地区的“碳泄漏”现象。因此,与从生产者责任方征税相比,从消费者责任方征收碳税,可以较大幅度地减轻对西北、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及相关产业竞争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又不致使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相关产业的额外负担上升幅度过大。本研究的政策启示是,在进行区域与产业CO2排放责任分担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者责任方面,需要同时引入消费者的责任,这既符合责任分担的公平性要求,也能够协调各方利益,达到最佳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45.
《品牌》2015,(7)
在不同的碳税政策下,研究再制造生产中对零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的影响,求得并比较两类减排政策下供应链最优决策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碳税政策均能提高批发价和零售价,只对新产品征收碳税的回收率要比对新旧产品均征收碳税的高,但是利润不同。对于不同企业制定不同的碳税政策以及碳税水平,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制造商进行再制造活动进而实现碳减排。  相似文献   
46.
正开征碳税和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目前控制碳排放的两大重要手段。自从《京都议定书》确立了碳排放交易制度,以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和北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为代表的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发展迅速。中国也已经在部分省市进行这方面的试点。作为减少碳排放的市场化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质是碳排放权的有偿取得,它和碳税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区别(详见表1),各自发挥作用,共同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实践中需要考虑这两种制度的有机协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  相似文献   
47.
48.
<正>能源税制改革近期较为现实的做法是,取消原有税种中的不利于节能、环保、能源结构优化的税收条款,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保有压"的税收措施。我国能源税制改革要在促使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结合国际能源税收惯例和我国整体税制改革方向,适时开征新的专门性能源税种,并且在现行税种中加入能源、环境因素,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的能源税收制度。从微观上,使得能源税制成为节约能  相似文献   
49.
碳税逼近     
中国企业近期面对的“低碳压力”真不少。 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预测,一旦全球实行“碳关税”,中国制造业出口量将削减1/5,而中国大陆的纺织品将是重灾区。  相似文献   
50.
现象     
《中国税务》2012,(12):6
商务部对欧盟多晶硅提"双反"调查商务部近日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一旦立案,还将针对欧盟采取3个月追溯征收措施。据了解,去年我国自欧盟进口多晶硅产品,数量激增至2008年的3.7倍,价格一路降低,对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产生很大冲击。今年以来,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停产率超过八成。除"双反"调查外,商务部还将对美韩多晶硅采取3个月追溯征收措施,欧盟"双反"立案后也将申请征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