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3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财政金融   285篇
工业经济   908篇
计划管理   3354篇
经济学   1843篇
综合类   943篇
运输经济   42篇
旅游经济   107篇
贸易经济   1292篇
农业经济   576篇
经济概况   131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967篇
  2013年   991篇
  2012年   908篇
  2011年   1025篇
  2010年   856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技术引进、研发外溢和二次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专利竞赛模型 ( patent race) ,探讨技术引进及其二次创新活动中技术引进费用与自身应用性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二次创新速度和市场均衡时参与该竞赛的厂商数目的决定。同时也分析了研发外溢效应对模型的冲击。文章的主要结论是 :技术引进与自身应用性研发投入是互补抑或替代关系需视两者相对大小而定。双方的关系呈现阶段性变化。此外 ,随外溢效应的增强 ,整个参与竞赛的厂商数目和厂商应用性研发投入水平均趋于下降 ,但是整个社会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速度却趋于加快  相似文献   
132.
如何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协调,是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生态旅游中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乃是发展生态健康旅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3.
新世纪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兴海是新世纪中国海洋发展的战略选择。从我国海洋科技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开发海洋对科学技术、人才、产业开发的要求以及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4.
赛博空间技术支撑及在城市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江  段杰 《经济地理》2002,22(5):521-524,529
赛博空间是一种崭新的人类生活和交往空间,它以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综合应用为基础,为人们提供了全亲的经济活动场所,本文讨论了赛博空间的概念,以及支撑赛博空间的关键技术,即信息高速公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管理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并就其在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商业布局及城市旅游中的若干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5.
科学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是推动军事变革和发展的主要因素。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引发一场新的军事革命,势不可挡地推动着世界军事的发展,特别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多媒体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使武器威力倍增,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指挥、作战和训练水平,成为军事信息革命的新热点。文章主要对其在军事情报和资料的分析与显示、C3I系统、军事模拟仿真训练等几个方面的主要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在这过程中所出现的计算机辅助编辑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帮助传统出版进行编辑工作。在这其中利用技术来有效地收集信息,并且在网上完成对稿件的审核,在这其中包括校对、加工、目录等多方面的设计。一些出版单位应用计算机辅助编辑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论文首先说明计算机辅助编辑技术应用所存在的问题,然后说明提高计算机辅助编辑技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7.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的刚性和柔性以及R&D财务管理柔性在R&D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柔性的定义和R&D财务集成管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8.
This paper uses the Malmquist index to examine the source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in Chinese agriculture. The overall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create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trend of China’s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nd to measure its impact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he main methodological contribution is to provide more contributive measure of crop-specific technologies. Based on the province-level panel data set during 1988–2002, the primary finding is that infrastructure has positively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the estimated coefficient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for rice, wheat, maize, and bean.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is available at .  相似文献   
139.
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与技术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张天顶 《技术经济》2006,25(12):56-61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主要有两种模式:绿地投资和并购。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对跨国公司如何在这两种进入模式之间进行选择,在不同的进入模式下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水平有何不同。以及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选择和技术转移水平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有关促进跨国公司提高对华技术转移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0.
We study the optimal timing of adoption of a cleaner technology and its effects on the rate of growth of an economy in the context of an AK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e show that the results depend upon the behavior of the marginal utility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with respect to consumption. When it is increasing, we derive the capital level at the optimal timing of adoption. We show that this capital threshold is independent of the initial conditions on the stock of capital, implying that capital-poor countries tend to take longer to adopt. Also, country-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s the existence of high barriers to adoption, may lead to different capital thresholds for different countries. If the marginal utility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decreases with consumption, a country should never delay adoption; the optimal policy is either to adopt immediately or, if adoption costs are “too high”, to never adopt.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 debate surrounding the environmental political agen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