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财政金融   83篇
工业经济   89篇
计划管理   249篇
经济学   176篇
综合类   214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15篇
贸易经济   169篇
农业经济   66篇
经济概况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以国家标准(GB/T18972-2003)进行旅游资源普查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从旅游资源的构成类型、质量和空间分布对厦门市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厦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指出建立旅游资源信息系统,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加大对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加强区域合作可以促进厦门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2.
In this research, five plots are Selected based on stand storage and productivity of planted forest of Larix kaempferi (Japanese larch)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factors suCh as forest age, site condition and stand density. Through standard plot investigation and method of trunk analysis, systematic research is conducted on storage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planted fores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ite condition. As shown in the 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planted forest of Larix kaempferi in low latitude area is higher than that in high latitude area while stand productivity is higher in slight acid soil. Contents of potassium element in the soil have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productivity of the Larix kaempferi forest.  相似文献   
103.
徐敏  马乃毅 《特区经济》2006,(12):107-108
通过对乌昌地区50家民营企业的调查研究,总结乌昌地区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新闻作品是记者以新闻眼观察社会事实并对事实予以反映的精神产品。采写新闻,记者必须将正义直言的历史性思维、辩证深刻的哲学性思维和激情四溢的文学性思维融会贯通,形成复合型的新闻思维。记者的思维是营造新闻作品境界的关键。其中,历史性思维是营造真实厚重的新闻境界的关键;哲学性思维是营造辩证深刻的新闻作品境界的关键;文学性思维是营造浓情多彩的新闻境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5.
为寻找北五味子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种皮透气性、透水性和种内抑制物的测定,并对种胚进行了解剖观察,其结果表明,北五味子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胚未完成形态生理后熟和种内存在抑制和脱落酸(ABA)。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基于乡村旅游发展背景,对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以期对阿坝州生态环境保护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建议。[方法]基于阿坝州生态环境现状,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利用以及乡村旅游发展4个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2010—2016年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在2010—2016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从2010年的0133增长到2016年的0820,变化幅度明显,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水平。[结论](1)社会发展可持续水平在4个系统中的权重值最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对平衡生态环境承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协调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开发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是实现阿坝州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阿坝州乡村旅游发展在整体生态环境可持续系统中的贡献值逐渐增大,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是阿坝州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7.
土地托管影响粮食产出的内在机制及效率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上揭示了土地托管影响粮食产出的内在机制及效率制约因素,并基于2014-2016年安徽、河南和山东3省10县调查形成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土地托管对促进粮食产出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土地托管模式下,通过整合粮食生产中的要素资源,有助于增加物质资本投入、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实现粮食生产过程中资本替代劳动以及高技能人力资本替代低技能人力资本,进而提高粮食产出水平。但在实践中,土地托管对粮食生产的促进效应还会受到土地资源条件和服务费支付方式等约束条件的影响。因此,在助推土地托管提高粮食产出水平的同时,不仅要注重要素投入的多样性,而且应关注要素投入的均衡匹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把握要素流动下的资源环境压力转移不仅是资源管理工作也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议题。区域均衡发展和自然资源多元化配置加速了区域间要素流动,文章基于产业/部门视角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进行探讨。[方法]该文运用框架分析法,对评价边界划分、要素配置方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把握当前新时代新趋势背景下要素流动性的承载力评价的基本要求,并以供需平衡法对产业/部门层面的承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当前资源要素行政和市场交叉配置下的承载力评价应在资源跨区流动最小的一个社会配置边界上进行,同时以地理边界上的"人口消费边界"界定本地化资源环境要素需求,并且以考虑出口和剔除进口的资源要素来界定其供给,这样可剥离要素流动带来的资源压力转移。[结论]该文提出了产业/部门层面的承载力评价方法,通过把握资源环境要素位置(包括资源位、经济位和生态位)。其主要策略是通过分析和测量由要素流动引起的资源当地消费,经济贡献和环境效益的变化,来捕捉该变化对承载能力的动态影响。该方法可量化经济系统中物资流动与经济发展、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新趋势下资源要素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9.
High altitude spruce fir forests are typical around the world and are often subjected to multiple forms of recreational use. In this paper, we use household and recreation group data for a spruce fir forest high in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of the U. S. to evaluate the benefits from forest protection (i. e., from improving the forest condition). Our benefits estimation procedures use the referendum-type, contingent valuation (CV) approach of Cameron (1988). We modify the usual practice of obtaining a single willingness-to-pay (WTP) value by using alternative questionnaire scenarios and conducting tests to examine i) household and recreation group value sensitivity to forest condition, and ii) recreation group differences in WTP for forest protection. A first sample of southeastern U. S. households was asked to value a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for a spruce-fir forest showing no impact from insect disturbance or atmospheric deposition. The second sample was asked to value a protection program for a forest already experiencing impact from insect infestation and air pollution. Logit analysis of the two samples reveal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ousehold WTP between the two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s.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consumptive forest users (i. e., hunters and anglers) held forest protection values that were sensitive to a change forest condition, while nonconsumptive forest users (i. e., campers and hikers) held values that were insensitive to the same condition change. Recreation group comparisons revealed that consumptive forest users also held lower values for forest protection than nonconsumptive recreationist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estimating public values for forest protection in terms of heterogeneous groups rather than as a homogeneous whole.  相似文献   
110.
门头沟特色农业发展条件及其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区域经济要针对资源优势有重点地实施,北京市门头沟区是多山地区,应该与平原地区发展大农业的战略有所不同,分析了该区的条件。确定了发展特色农业的大方向并且提出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