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20篇
工业经济   35篇
计划管理   125篇
经济学   140篇
综合类   102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99篇
农业经济   195篇
经济概况   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西北干旱区内陆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勘查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制约西北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从分析西北内陆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利用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最新资料,系统地评价各盆地地下水的补给资源,允许开采资源,总水资源和可利用水资源的数量及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同时,阐述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并以含水层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分盆地论述了未来地下水资源的勘查方向。研究得出,西北干旱区内陆盆地地下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平均只有23.9%,尚具有较大的开采潜力。未来地下水的勘查方向是深层水和沙漠水。  相似文献   
92.
准市政债券的形成机理、运行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胜 《改革》2004,(5):105-111
在中国债券市场上,债券品种的结构性缺陷导致“准市政债券”现象日益引人关注。在归纳准市政债券运行特征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其形成机理和潜在风险,并把其认定为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下特有的金融产品。关于准市政债券的未来发展方向,建议通过基础设施融资体制的改革来带动准市政债券的改革,而非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93.
经济容积率在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中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经济容积率概念进行了论述后,通过经济学分析明确了经济容积率是区间,不等同于其它容积率一样是一个定值。依据于投入产出的分析,给出了经济容积率的一般计算公式。同时认为,经济容积率不仅应用于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中,而且还可以在城市规划的制定、房地产开发的项目选择等领域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基于可拓学的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耕地整理潜力分析,是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用可拓学的理论,建立耕地整理潜力物元模型和关联函数,运用简单关联函数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依据关联函数计算各因素的分值,结合权重得出评价单元综合分值来划分耕地整理潜力等级,并以重庆市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为例,详细介绍该方法在土地整理潜力评价中的应用,证明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对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思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7):82-84
随着经营不确定性的增强,企业常常因为财务风险过大而陷入危机,作为企业领导和财务主管,应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危害,并通过财务指标的风险分析预测财务前景,发现财务隐患,提高风险意识以及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以保障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
国有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管理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朱子云 《金融论坛》2004,(12):29-33,57
客户经理是商业银行最小而最重要的经营单位和价值创造主体.当前客户经理绩效管理存在着管理空间断层、考核体系不合理、与利益分配联动度不高及内部机构设置耗散客户经理工作效率等问题.据此,本文作者提出了改进客户经理绩效管理机制的基本思路,即以突出贡献,统一考核,定量分配为基本思路,优化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机制,并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同时,就客户经理绩效目标的确立、大型客户的绩效在有关人员之间的分割、潜在绩效的考核分配、人力费用资源紧缺矛盾制约客户经理报酬兑现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略.  相似文献   
97.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an augmented gravity model equation has been used to analyze the world trade flows using a sample of 146 countries. The coefficients thus obtained are then used to predict trade potential for India. Ordinary Least Squares with cross-section data for the year 2000 have been used for esti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ree traditional “gravity” effects are intuitively reasonable,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statistic often exceeding 50 in absolute value.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dollar value an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o not alter either the sign or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t explanatory variable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milarities also impact positively upon bilateral trade. As concerns India's trade potential, the model shows that there is tremendous potential with China and trade can more than double if barriers and constraints are removed. Our estimates also indicate a huge potential, of the order of US$6.5 billion, with Pakistan.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分析什邡市耕地质量现状,充分把握影响耕地质量的主导因素并进行质量提升分区,测算不同质量提升区的提升潜力,以期为全市耕地质量的建设与发展指明方向。[方法]依据农用地分等理论,构建2014年什邡市耕地质量限制性指数评价体系,采用限制性指数模型测算耕地质量限制性指数,结合因素组合法、耕地质量潜力测算法,分别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分区及其提升潜力评价。[结果]什邡市耕地质量现状差异显著,地域分布特征明显;因素限制程度以中限制为主,多因素共同主导限制耕地比重大;各质量分区限制特征明显,各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在时序上和空间上也存在差异。高等别耕地集中分布于南部平原,受土壤酸碱度中等限制和剖面构型高程度限制为主;北部丘陵区以及南部河谷低洼地带主要为低等别耕地,表现为坡度与灌溉因素较高程度限制为主;综合提升潜力较大的耕地集中于北部丘陵区与南部河谷低洼地带。[结论]什邡市范围内耕地质量差异明显,存在普遍限制且分区限制特征明显,各区提升潜力空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9.
松嫩平原自然宜垦性及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完善中国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自然开发潜力方面的研究。[方法]文章从自然适宜性的角度出发,选取了地形、气候、土地类型和土壤4个方面15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专家打分等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松嫩平原宜垦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1)1980—2015年松嫩平原自然宜垦性整体较好,最适宜垦区与较适宜垦区占松嫩平原面积的5068%,分布在松嫩平原腹地大部地区,中部、中北部、中南部等地;(2)松嫩平原已开垦耕地资源中,持续利用耕地占松嫩平原面积的4814%,空间上与宜垦程度高值区高度吻合;(3)新增耕地占区域面积的126%,以中度适宜垦区和较适宜垦区为主;(4)松嫩平原耕地后备资源占松嫩平原土地面积的1556%,在松嫩平原西部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均有分布,耕地后备资源中度及以上宜垦区占后备资源总量的7465%。[结论]目前大庆市和白城市可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但其中轻度及不适宜开垦区所占比例大,开发难度较大; 松原市可开发资源相对丰富且开垦难度小。  相似文献   
100.
In many Brazilian cities, the most common procedure for planning cycling networks is using aggregated population data in census tracts, which may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true origin and destination of trips. It may also not identify potential users of a particular mode of transport.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considering that implementing cycling infrastructur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y are able to meet the users' needs.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adopt an objective method to design and compare cycling networks based on data-mining of disaggregated origin-destination data, GIS resources, and multicriteria analysis techniques. The method follows three steps: 1) identifying potential users based on real user profiles, 2) designing proposed cycling networks and 3)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etwork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and those developed by the municipality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considering real and potential users, as well as cost and benefit criteria. As a positive outcome, using disaggregated data allows for a reasonable estimate of the number of people served by the network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ir proximity to the infrastructure, as well as identifying potential users. Comparing cycling networks considering cost and benefit criteria shows that the chosen criteria were effective. It was also determined that the cycling network of the studied city poorly serves bicycle transport users, if compared to the proposed network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ppropriate methods for planning cycling networks are still nee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