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2294篇
工业经济   402篇
计划管理   2844篇
经济学   1402篇
综合类   490篇
运输经济   125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2610篇
农业经济   365篇
经济概况   806篇
信息产业经济   6篇
邮电经济   1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995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917篇
  2008年   718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528篇
  2005年   469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本文提出了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36.
往来账款是企业资产、负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应收、应付、暂收、暂付款。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多的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然而,市场的信用危机使得企业之间相互  相似文献   
37.
降低不良贷款是今年各商业银行的工作重心,并以前所未有的声势在全国展开,任务也是层层下达,这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效支持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这对处在抓降第一线的基层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又有压力.从半年的抓降实践看,基层商业银行对抓降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有的也走入了误区,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七重七轻".  相似文献   
38.
张阳  谭劲松 《广东审计》2002,(11):13-16
一、建立企业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指标涵盖面要广,顾及资源配置受益对象的广泛性,妥善地权衡和处理所有者与管理者、所有者与债权人各方的利害关系,以优化企业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可操作原则。该原则要求指标数据便于收集,最好是能够根据报刊、电台和电视台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发布的信息而得到或加以整理而得到。 (三)可比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在不同企业之间要具有可比性。因为行业特点不同,不同行业的公司总量指标有很大差别,即使同一行业内部的公司总量指标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建立企业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采用的指标全部是相对指标,同时还要剔除行业因素对指标值的影响。 (四)简便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指标的计算、评价的过程尽量  相似文献   
39.
应收帐款是企业因销售、赊销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帐款普遍明显增多,同时形成呆帐、坏帐的几率也随之上升。对此,强化应收帐款的管理,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40.
谢红颖 《铁道财会》2004,(Z1):61-62,40
根据铁道部的工作部署,以2003年9月30日为基准日,各铁路局、分局、站段进行了大规模、彻底的资产清查。清查的目的一是为推进铁路主辅分离提供决策资料;二是全面摸清铁路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情况,确认企业资产损失、预计资产损失,为铁路企业即将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准备基础资料。从清查的结果看,产生了巨大的资产损失。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了资产损失,并不意味着损失的资产所有权的完全丧失和责任义务的解除,现就资产损失的确认、处置及今后如何防止“资产损失”等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