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52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在建国初期之所以选择计划体制,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意志的产物,是国家领导人在当时历史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也是主观约束条件和客观约束备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
刘堃  卢吴  陈蜀波 《中国储运》2012,(4):118-120
本文针对我军目前军事物流储运保障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将供应链体系引入军事保障中;同时针对军事供应链的特殊性,将其划分为平时与战时两种状态。作者将计算机分布式网络的概念引入物流网络构建,创造性地提出一种全新模式的物流储运网络模式,并加以可行性论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83.
作为基层战时财务保障工作执行的载体,基层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质量直接影响战时财务保障工作的执行效果。加强基层财务人员战时保障能力研究,提高基层财务人员的战时保障能力有利于充分认识战时财务保障中人的地位和作用,改善人员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增强管理的科学性,提高财务管理的总体水平,丰富军队财务建设理论,促进军队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回望迁都     
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从未被遗忘的历史,再一次被记忆强化。这段历史中,注定无法忽略一座叫"重庆"的城市。重庆从当时的一座内陆城市,一跃而成为中国战时首都,成为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党各派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活动舞台。这个曾经的古老军事要塞,也因迁都而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外交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指挥中枢。  相似文献   
85.
伊拉克是个十分重视税收的国家。为了适应当前战时经济的需要,伊财政部税务总局于1985年5月新颁了关于雇员所得税的第二号指令,与原1982年113号税法并行,同时启用了新的纳税计算表。以下简介新税法的基本精神和实施情况,以供我国公司开展承包劳务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6.
1918年夏至1921年春,也就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国内战争和国外武装干涉的特殊时期,列宁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这个政策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有各种不同的评价,既有全面肯定的说法,也有全面否定的说法.当然辩证的评价才是最科学合理的.怎样才是辩证的评价呢?首先我们必须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从历史实际出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辩证地看待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在吸收外军物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军实际研究了战时条件下军事物流系统的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88.
战争是人类长期以来无法不面对的问题,也是人类谈之色变的话题.自人类有史以来,每隔一段时问就会有战争的硝烟从世界的某个角落升起,进入21世纪后,战争依然没有从人类的视野中消失.在面对战争或可能的战争时,一国为保护国家安全或实现特殊利益往往选择同盟政策,进行广泛的战时合作.那么战争同盟内部成员国之问是如何进行选择的?它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89.
在国际法发展历程上,战时中立制度与人类对于和平的期望与努力相随,却又与国际武装冲突的现实相伴。笔者从战时中立制度的产生出发,简要介绍战时中立制度梗概,并对其主要局限性进行分析评判,期望能对于战时中立制度进行更好的理解,为战时中立制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0.
文章介绍了人防救护站的战时通风和空调设计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其设计原理和方法,同时强调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设计人员应认真理解规范,熟悉救护站工程的进、排风系统流程,做到合理分区,系统设置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