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8篇
工业经济   22篇
计划管理   95篇
经济学   54篇
综合类   66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01篇
农业经济   20篇
经济概况   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郑雨尧 《经济师》2001,(9):68-69
文章针对凯恩斯主义在 2 0世纪 70年代的失败 ,分析了其原因 ,认为错误不在于干预本身 ,而在于把握适当地干预方法。而这实质上是一个对策论问题 ,为此建立了一个抽象干预经济系统 ,并依据Arrow -Debreu -Nash定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 :抽象经济系统的均衡广义物品配置存在 ,从而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52.
刘洋 《魅力中国》2013,(14):46-46
长期以来,由于对抽象行政行为存在不同认识,也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和复议法一直将部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之外,我国远未建立起对抽象行政行为监督的有效机制。现行的法律和法规有时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还有空白,而有时虽然有规定,但也十分茏统,从而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形同虚设。而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正是一个国家实现行政法治的重要标志,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深入研究。本文先分析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现状及监督的必要性,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监督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3.
在大家眼中,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科学方法论,特别是的逻辑方法,只能在理工科中运用,其实不然.本文以地中海风格的设计中为例,论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逻辑思维是如何运用在地中海风格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54.
张研 《商场现代化》2009,(17):109-109
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油画市场中,抽象风格绘画的地位和价值做出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相似文献   
55.
本文论述了数据加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策略,说明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运行机制,就数据加密子系统实现中所遇到SQL语句应用、数据库访问、数据类型变换、数据完整性和系统运行效率等主要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6.
对商誉本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现有会计文献中对商誉本质问题的争论为背景,运用经济学的抽象分析研究方法,从企业自身和企业并购两个角度对商誉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商誉在会计学上的本质与在经济学上的本质应保持逻辑一致,即商誉的会计本质应定位于企业中人力资源与物质生产要素之间及各自内部相互间的协同和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57.
公文是党和政府指导工作、实施领导的重要工具,是交流信息、沟通上下左右的重要手段。公文写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写作公文要动用身体的七个重要器官,认真把握好七性。  相似文献   
58.
艺术家们喜欢线,是因为线把生命最辉煌最美好的瞬间那样快捷、那样概括、那样灵便、那样富有意味地凝结在自己面前,会得到无可比拟的创造的畅快与喜悦。  相似文献   
59.
在理论与实践中,传统课程作为外在价值的手段和工具,具有工具理性主义属性.随着工具理性主义课程对人的"科学"灌输,人一步一步被还原为物;具有不同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和智能的具体人变成了抽象人.工具理性主义的课程造成悲剧性后果--"人的分裂".因而,超越工具理性主义课程要实现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课程实施的人格化.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从有权利即有救济、法律交易成本理论、理性经纪人假设和权利制衡理论等为基础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了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的弊端,并提出了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改革是一个从缺失到全面的渐进过程,我国最终将实现抽象行政行为的全部可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