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53篇
经济学   19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54篇
信息产业经济   6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财经界(学术)》2007,(8):32-32
八十多位国内名流、佛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术家全面合作,历时6年多,谱写出佛教恢弘篇章。全书共分佛、禅、护法、经、居士、罗汉、名胜、菩萨、僧、寓言等10部、91本、300万文字,2000多个佛教故事,30000多面佛画。  相似文献   
32.
毛泽东是我十分敬佩的伟人之一,因为是不仅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军事家、革命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广告人”。我喜欢他的“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豪迈,也喜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磅礴,也喜欢他的“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的高度,  相似文献   
33.
东坡赤壁     
《商界名家》2007,(6):110-110
东坡赤壁位于长江之滨的黄州古城西北,因岩石赭赤且屹立如壁,古称“赤壁”。东坡赤壁素有“江山如画”之美誉,晋唐即为游览胜地,古往今来有无数名人游览过赤壁。  相似文献   
34.
嘉兴名人     
《嘉兴学院学报》2007,19(3):F0002-F0002
黄源(1906-2003),嘉兴海盐人,文学家,翻译家。1920年就读于嘉兴秀州中学,与朱生豪、茅盾是前后同学,后转入上虞春晖中学。1925年到上海,后就职于劳动大学编译室。1933年,到进步文学月刊《文学》担任杂志的唯一专职编辑。《文学》月刊实际由茅盾主持,得到鲁迅、巴金、郁达夫等许多著名作家的积极支持,是当时中国影响最大、销路最广的进步文学月刊。鲁迅在《文学》上先后发表的25篇译著,大多经黄源之手;而黄源自己也翻译了多部译著,如《屠格涅夫的生平和作品》《将军病死在床上》《高尔基代表作》等。1934年起帮助鲁迅创办杂志《…  相似文献   
35.
他自言和贾平凹是发小,理当平起平坐,只是造化弄人,让他们两个一个当上了作家,一个成了拾破烂的。用他的话说:俺俩是两块同样的瓷砖,只不过命运把平贴到了灶台上,把咱贴到了厕所里。  相似文献   
36.
最近北方忽冷忽热的天气,一直都让自封为大贤的我十分怀疑——上帝他老人家是不是到了更年期,有点喜怒无常了。看着眼前一道道春意盎然的风景线在瞬间、被肆虐的东北风刮成残花败柳,多少心里都有那么一点堵。平时见惯了那些弄词作赋的文学家摇头晃脑、一步三颠地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现在才发现,在这个全世界大气普遍污染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37.
康华 《中关村》2004,(1):121-121
这几年,李欧梵任上海成了一个关键词。搞文化研究尤其是上海研究的人,多少都不能回避他的《上海摩登》,该书于1999年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本,由上海正走红的毛尖小姐(权威电影评论《非常罪 非常美》的作者)执笔翻译,毋庸质疑地沾染了几分毛氏文笔的灵性。哈佛的版本我没缘分见到,中文版倒是在  相似文献   
38.
凤髻  CFP 《中关村》2006,(6):122-123
“请允许我抽支烟。”带着葛优式的冷幽默,梁晓声在100来人的课堂上打破同学们静静的思考状,面无表情地从烟盒中抽出一支烟,点燃。  相似文献   
39.
茶生于天地之间,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生在纳溪的人都有喝茶的习惯,尤其爱喝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大赞过的纳溪特早茶——"二月茶"。,纳溪茶文化源远流长纳溪,自古以来就是茶树原产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记有"纳溪、梅岭产茶"之句。  相似文献   
40.
《卖油翁》是人教社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短文,不足200字,选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归田录》。文章描写了两个人物:卖油翁和陈尧咨。卖油翁是一个民间小商贩,在卖油过程中练就了酌油的高超技能。陈尧咨“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尤其以高超的射箭技艺自傲。欧阳修刻画这两个人物用语凝练、生动传神,处处显出精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