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142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25篇
贸易经济   15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同超高压供电公司最担着山西、蒙西电刀东送京津唐的三条主通道——500千伏大房线,托源安线和神保线的管理、运行维护工作。在严重缺电的大背景下,迎峰度夏战役打响了,公司从组织准备到现场实战,公司领导早已胸有成竹。这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今夏的情况和问题仍然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企业长期忽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杨建龙博士 纺织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本来就多.今年愈演愈烈的"缺工"现象和越来越严重的"缺电"问题所产生的叠加效应正使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加工基地优势逐渐流失.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重视和缓解,企业第一个反应就是产业外迂,造成当地财政收入锐减,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已经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出现了由沿海地区向西部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浙江省电力需求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供用电矛盾突出。作为全省缺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湖州在进入夏季以后,网供最高负荷需求屡创新高,达135万千瓦以上,最大电力缺口为60万千瓦,缺电近50%。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湖州电力局在当地政府和省电力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确保居民生活用电”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  相似文献   
14.
一场始于今年3月的淡季缺电席卷我国华东、华中、南方电网等地,江苏、浙江、湖南、贵州、广东等多个省份相继发生大面积缺电,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缺口超过3000万千瓦。近期,各地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尽力增加电力供应能力,但电  相似文献   
15.
今年的电荒从年初用电淡季就开始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这是从2004年大缺电之后最困难的一年。今年7月下旬,因缺水导致水电出力大幅下降、火电缺煤停机情况严重以及电力需求急剧攀升等原因,我区遭遇了近20年最严重的缺电局面,缺电率约30%,已经达到红色预警状态。  相似文献   
16.
黄河 《中国电业》2011,(6):14-15
无论中国电力采取什么发展模式,中国式缺电始终在周而复始的怪圈里轮回。尽管“十一五”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但缺电却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再度粉墨登场,就连“重灾区”也一如既往,华中、华北、华东多地“无一幸免”。缺电周期现象俨然已成常态。  相似文献   
17.
按照四川省电力公司规划,四川省在“十二五”末期将出现严重缺电。预计四川省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为9030万千瓦,加上现有的“外电入川”200万千瓦,总计9230万千瓦。而2015年四川用电负荷约为5500万~6000万千瓦,装机容量比用电负荷高出53.8%~67.8%。由于四川水电比重大,水电还要承担向外送电的任务,所以四川省到“十二五”末期安全供电的形势岌岌可危。因而,四川省提出了“疆电入川”的方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淡季缺电,迎峰度夏缺电,迎峰度冬缺电,“缺电”贯穿了2011年的中国。 继持续8年电力快速发展之后,电力装机达10亿千瓦,却还要面对全年性的大范围“缺电”,社会不理解。  相似文献   
19.
姚艳  叶晨  徐重酉 《宁波通讯》2014,(16):10-19
“每到迎峰度夏之际,供电人的神经就会变得高度紧张。”回想起7年前的保供电场景,宁波供电公司副总经济师、营销部主虞昉仍记忆犹新。每年夏季,宁波电网既遭受外部电源短缺的“硬缺电”,又存在网架结构制约的“软缺电”,拉闸限电频繁。  相似文献   
20.
就全国而言此次"电荒"缺电率仅为3%左右;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不合理,须从宏观政策、产业布局以及煤电运长远战略上加强统筹规划今年年初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电,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纷纷作了报导和评论。诸如:"这次电荒是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中国遇到罕见电荒""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